一所小學 兩種語言

——柏林德中雙語小學今年秋季開課

吳茵

人氣 29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20日訊】當三年前德國第一家德中雙語幼兒園在柏林開園時,作為發起人之一的王女士就在想:我的孩子從這個幼兒園畢業之後去哪裏上小學?

現在王女士找到了答案,今年秋季開始,柏林天文館旁小學(Grundschule am Planetarium)開辦德中雙語班,目前先招收一、二年級的學生。第一年是在每天下午加一到兩個小時中文課,以後的目標是按照柏林「歐洲學校」(Europa-Schule)的模式,在正常教學時間引進雙語教學,一些科目的授課、作業及考試都將使用中文,再加上中文語文課強化,從而使得中文成為孩子們的「生活語言」,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伊麗莎白的先生來自中國,他們的孩子目前也上德中雙語幼兒園,明年上小學。當伊麗莎白去年夏天聽王女士說起想找一個公立小學合作,開一個德中雙語班時,她馬上一起幫助尋找學校,另外幾個對此感興趣的母親們也加入進來。去年11月,天文館旁小學答應和她們合作。這所小學位於普倫茨勞貝格區(Prenzlauer Berg),和德中雙語幼兒園屬同一個區,方便孩子升學。因為是公立學校,很多事務性的工作都不用自己重新做起,對辦學者來說,省了不少麻煩。

依照美國成功的公立英中雙語學校經驗,德中雙語班的目標是,小學六年畢業後,學生中文水平達到中國上完三年級的小學生水平。在一所週末中文學校教課的李女士,有多年在中國小學教語文的經驗,她說:「在週末中文學校上六年,雖然也能認識不少字,但認識的字不一定平時就會用,所以絕大部份在外國長大的孩子說話時詞彙非常貧乏。另外,學中文更重要的是聽說讀寫的能力。個別家長非常重視中文教育,也有時間輔導孩子,他們孩子的中文程度不錯,其餘的都只靠週末上課和平時的一點作業,要綜合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是很困難的。」

對伊麗莎白來說,孩子不要失去對中文的興趣非常重要,她說:「我不是虎媽,我不要求孩子的中文水平一定要達到甚麼程度,重要的是,他能每天接觸中文,並一直保持對中文的興趣,如果以後能去中國做一兩年交換學生就更好了。」

王女士的目標更明確一些,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小學畢業後能夠在生活中比較自如地運用中文,能夠閱讀兒童讀物和文章,還可以在沒有大人的幫助下用中文記日記,寫簡單的記敘文。

說到雙語班的德文教學,王女士強調說:「我們是德文中文都重視,學生的德文水平要能夠達到同年級其他學校孩子的水平,因為孩子們畢竟在德國生活,以後很可能還要在德國上大學,工作,都需要德語。」

德中雙語班(小學)聯繫方式:schuleDC@gmx.de,0173 8066944(王女士)
更多信息:http://www.daschinabuero.org/content/deutsch-chinesisches-schulprojekt

相關新聞
德國華人社團關注高智晟被捕
穿中國新衣來觀賞華人晚會的德國人
藝術奇招 1001華人赴德國作活「展品」
德國華人學者:神韻以溫柔回歸傳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