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不變的永恆

徐剛
font print 人氣: 351
【字號】    
   標籤: tags:

當你心煩意亂、六神無主的時候,當你被世間任何俗事攪亂了內心的時候,你感覺到了嗎?當然你感覺到了,因為心被攪亂和不踏實的感受是那麼強烈地撞擊著我們,讓我們苦不堪言。但是,你還感覺到了什麼?

還有一個東西在你的內心深處,我想你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正是因為有了它,你才能感覺你的心煩意亂,你的一顆不安寧的心。這個東西就是內心深處不亂的那個點。正是因為你內心深處有這個不亂的點,你才能感覺到你內心的混亂和不安。若沒有這個點作為比較參照,若你的內心整個都是混亂的狀態,你就不可能感受到你的混亂和不安。就好比說,你處在一個靜止狀態時,你才能體會出周圍事物運動的狀態,如果你也是處於運動狀態下就很難體察周圍事物的運動,你會以為周圍的事物與你一樣沒有多大的變動。所以,當你說,我感覺我內心很亂時,是因為你內心還有一個不亂的東西存在。

就像剛剛舉的例子一樣,當你說,這個世界的任何東西都在改變著,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時候,其實就在你的內心深處有一個不變的點,沒有這一個不變的點,如果內心都是變化的東西,改變的東西,你就不可能體會到這個世界都在改變著,包括自己的內心的千變萬化。這就是說,如果一切的一切都在改變,沒有不變,那麼就沒有改變這種東西了。正是因為有了不變這個東西,才會有改變的東西,才會有變化的東西。

有了不變才有改變,有了變化才有不變。它們是世界的兩極,相互補充又相互協調,變化的東西是不變的表象,不變的東西是變化的本性。我們絕大多數的人注重的是變化的東西,追逐的是改變的東西,執著的也是易變的東西。名利會消失,美色會衰老,身體會消亡,所謂生、老、病、死,所謂成、住、壞、滅,都說明世間的任何有形的事物都是會變化的,會消亡的。如果我們總是執著在變化的東西上,最終都會是一場空,是幻覺的破滅。

有一個婆羅門,他經常聽人們說,舍衛國的人民多數都信奉佛法,而且善於修道。他心中十分嚮往,很想到舍衛國觀光並學修佛法。

經過幾個月的奔波勞累,終於有一天他來到了舍衛國。他看見有父子兩人正在田中耕地、播種,突然,有一條毒蛇爬到兒子的跟前,將他咬死。那父親遭此變故,卻顯得非常平靜,並沒有痛哭流涕,只是接著幹活。

婆羅門覺得很奇怪,便上前問他原因。

耕種者反問道:「我從沒見過你,你從何方來,來此為何目的?」

婆羅門回答說:「我從羅閱柢城來,聽說你們的國家多信奉佛法,所以打算來求學修道。」

接著,婆羅門又問道:「你兒子被毒蛇咬死,你為什麼不悲傷,反倒接著耕地播種呢?」

耕種者回答:「人之生、老、病、死及世間萬物的成敗,皆為自然規律,憂愁啼哭能有什麼用呢?如果傷心得飯也不吃,覺也不睡,什麼也不幹,那不跟死人一樣,活著的意義就不大了!你要進城,路過我家時,請替我捎句話給我家人,就說兒子已經死了,沒有必要準備兩個人的飯菜了。」

婆羅門心裏暗想:「這個人真是太不像話了!兒子被蛇咬死了,竟然不悲哀,反而還想吃飯,真是一點人性都沒有!」

他來到城裏,進入耕種者的家,見到那人的妻子,便說道:「你的兒子已經被毒蛇咬死了,他的父親讓我捎句話給你,只要準備一個人的飯就行了。」

那婦人聽後,說:「人生即如住店,隨緣而來,隨緣而去,我這兒子也是一樣啊!生是赤條條來,死亦赤條條去,任何人都不能違反這一規律。」

婆羅門又把這個死訊告訴了死者的妻子,誰知她的回答竟然也是如此。

他心中非常生氣,對那女子說道:「你的丈夫死了,難道你也一點兒不難過、不痛心嗎?」那女子默然不答。

婆羅門懷疑自己是否走錯了國家,他心裏暗想:「我是聽說這個國家的人民如何慈愛、如何孝順,所以才想到這兒學習修道的,可是沒有想到如今碰上這等沒有人情味的人。」

他百思不得其解,決定去請偉大的佛陀。佛陀已知他的來意,卻故意問他說:「你因為什麼事情這麼憂愁呀?」

婆羅門便如實地向佛陀敍述他在路上的所見所聞。

佛陀說:「善男子,這些人是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人啊!他們知道人生無常,傷心悲哀也無濟於事,故能正視世間及人生的自然規律,也就無有憂愁!塵世之人不明白生死無常的道理,互相貪著愛戀,等到突發事件一來,即懊惱、痛苦,甚至痛不欲生,無以自制。正如人得了熱病,恍恍惚惚,胡說八道,只有經過良醫診治下藥後,熱退病癒,才不會再胡言亂語。」

婆羅門聽完佛陀,即自責道:「我真是愚癡,不明佛法大義,現在一經佛主開示,便如在黑暗中見到了光明,頓時恍然大悟!」

佛陀在這篇寓言中告誡我們,世間的人常常是本末顛倒,是非顛倒。人們死死抓住的不過是夢幻的東西,暫時的東西,變化的東西,而忘掉了根本的東西,不變的東西,永恆的東西,真實的東西。那些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人,故能正視世間及人生的自然規律,在千變萬化的人生中尋找到那永恆不變的真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梁路思香港報道)即將卸任的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被問到13年擔任終審法院法官的生涯中,香港法治曾遇到哪些重大威脅時,他說,自由的代價是永恆地警覺。

    李國能在月底卸任前接受律師會的月刊訪問。他指出,自由的代價是永恆地警覺,香港所有方面都需要時刻警覺,包括政府、立法機關、司法機構、法律界和社會人士。

  • (shown)德聞法老大聲說道:「我德聞,是太陽神之子,神賦予我統治大地的力量與榮耀,我忠實的子民們,我將用生命看護你們的幸福。在未來,宇宙中最偉大的神會引領你們進入我永恆的國度,你們將永遠與天地同在。我忠實的子民,為你們的忠誠、辛勞、歡呼吧!」
  • 對於戀人們來說,在一起就是幸福快樂。 但也不妨在一年一次的情人節來臨之際,用不同於平常的方式,慶祝這一專屬於情侶的節日。商業化的社會其實也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再加上用心,一定會讓 節日成為記錄美好愛情的見證。希望下面的信息會給休斯頓及奧斯汀的情侶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發。
  • (shown)變遷是永恆的,絕對是不存在的。所以,凡事兒都應該留下迴旋的餘地。
  • 楊萬里,南宋傑出的詩人。他自幼讀書勤奮,博學廣聞。他為官清正廉潔,人們稱讚他「清得門如水,貧惟帶有金」,這正是他清貧一生的真實寫照。
  • 2011年4月17日下午,神韻藝術團在芝加哥歌劇院(Civic Opera House)內的第四場演出在觀眾的持久熱烈的掌聲中結束。芝加哥市的觀眾紛紛表示明年還要再來觀看神韻,還有很多的觀眾稱要將神韻廣為傳播,讓更多的親朋好友知道。
  • 古語說:「莫向光陰惰寸功」,古人的思想與理念給人以警示和啟迪,意在勸勉人們在有限的時間做最有意義的事情。時間可以將一切不值得後世紀念的事物從人們的心中抹去,也能讓一切偉大的人和事名垂青史、永恆。善惡一念間,一念即決定自己的命運。 我們看到了光碟中播放的貴州藏字石「亡共石」,猛然間意識到天意降下了,不可阻擋的了。光碟後面還有聲勢浩大的退黨(團隊)遊行,也非常震撼我們的心靈。四川地震,使我們預感到的確是要開始做好避險的準備了。
  • 5月13日是世界法輪大法日,也是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大師60歲華誕。一位法輪大法老學員,曾多次見證李洪志先生在中國大陸傳法的經歷,他說,“每次當我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中時,都會看到一些神奇的景象,或聽到一些美妙的音樂。”今天這個特別日子,他寫出以下回憶中的點滴,和世人分享。
  • 〈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後赤壁賦〉都是在蘇軾被貶黃州三年後,於元豐五年而作,同是一地,三篇文章卻風格迥異,篇篇精妙,堪稱奇文。
  • (大紀元記者辛菲綜合報導)纖塵不染,仙音逐天際,鉛華落盡,清韻入心底。真正的藝術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展示永恆的真理,在撥動心弦中播灑希冀,真正的藝術家將自己對生命的深刻理解傾注於作品,予人以美與善的感召、藝術與人生的啟迪。神韻正是這樣一種真正的藝術,被譽為照亮迷濛、喚醒本性的明燈,帶給人甘露入心、醍醐灌頂般的開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