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批判 善意化解陌生

陳彥玲(親職專家)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走到捷運出口,只見傾盆大雨恰似一道瀑布牆綿延不斷而下。看來沒帶傘的我,勢必得在出口玄關這兒停留好一段時間。在捷運出口可以看到忙碌來往的人群穿梭其間,有笑臉迎人散發宣傳單的志工,也有打電話報平安的老人家。在這紛鬧過往的人車交流中,一對年輕母子的影像引起我的注意。

那母親約莫30出頭,帶著一個4歲大的孩子。孩子身上穿著幼稚園制服,臉上戴著一副與年紀不十分相稱的大眼鏡。媽媽忙碌地放下裝著兒子學校午休用棉被的大包包,再從自己右肩上的背包裡小心翼翼地找出一個手掌大小,輕巧又寶貝的緞布包,從中拿出裡面的掌上型電玩交給旁邊等候已久的幼兒。

那孩子將電玩一接過手,熟稔的轉身坐在捷運出口階梯上,埋首進入電玩裡的虛擬世界。而母親一轉頭也拿起自己的手機,倒不是撥打電話通知家人,竟也是投身手機裡的電玩世界。從她們站上捷運出口到各自進入電玩世界,大約數分鐘的過程,母子間沒有一絲對話的聲音,也沒有一個互看的眼神。在這酷熱且黏溼的盛夏,我竟然感受到一陣乾枯的冷冽!

朋友的來電喚醒正在沉思中的我,他在電話中說道,因身陷車潮當中動彈不得,所以提醒我還得多等些時候。聽完電話再轉頭看,這對母子仍深陷手上的電玩熱戰中。不同的是,他們的頭更低、身子更彎了,母子間的距離也因不被對方的電玩聲干擾而更遠。看著他們的身影,我問問自己是否願意將朋友給我的溫暖感受傳遞出去,而不是消極地嘆息和評判他人?

於是,我笑笑地走上前與她交談:「孩子打電動的光線好像不太夠呢!」她訝異地說:「真的啊?」從她目光露出的感激眼神,也感覺到她的經驗不足。我趁勢再追問:「其實,就我所知,電動畫面的速度可能會損害孩子眼睛健康喔!」她再一次發出同樣感激的驚歎:「真的啊!」她的聲音和表情讓我明白,原來我遇到的是一位心智單純的新手媽媽。

她將兒子的電玩收起來,不好意思地笑道:「我自己也常在電玩世界裡,這樣也不太好對嗎?」我回答:「其實孩子很需要練習表達能力,可以多講故事給他聽、多詢問他的心情。否則現在少子化的社會,孩子太缺乏與人互動,人際關係和技巧容易被忽略,長大後可能會有技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啊!」

「謝謝妳!非常謝謝,我都沒想到這些事情呢!我會仔細思考、多學習。」她帶著孩子在雨中坐上先生的轎車,還回頭滿臉笑容的跟我揮手。看著這一幕,我的內心不但為她高興,也為自己慶幸,原來放下對人的批判,真正的善意能輕鬆化解陌生的乾枯冷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國中階段的孩子已將重心轉移到同儕身上,朋友的影響確實很大。不過,前一晚邱香再次接到學校主任打來的電話,內心不由得沉重起來。這已經是校方的第二次通知了,告知孩子在學校廁所抽菸被當場逮到,因此又要記他一個小過。
  • 常常有家長焦急且無奈的問我:「孩子不專心怎麼辦?」「國文程度不好如何補救?」如果我說,這其實都是父母造成的,你相信嗎?孩子人生中,開始學習專心這件事情時,什麼也不想,只專注於把事情完成,可是卻被自以為是的父母打斷了,糟糕的是,父母卻渾然不知。不要小看孩子玩玩具、溜滑梯,對他們來說可是很重要的事。
  • 脫離弱勢的最大力量就是尊嚴,尊嚴會讓人對自己負責,避免去依賴別人,讓人有再生的力量。爆發戶式的粗糙行善手法,表面上好像照顧了他人的生計與需求,卻忽視了精神層面的慰藉,更糟的是金錢會消磨人的尊嚴,如果下跪就能獲取為數不少的捐助,容易讓人產生依賴,扼殺脫離弱勢的動力。幫助他人,不是給了錢就算,培養自力更生的能力更重要,有句話說得好,與其給他魚,不如給他釣桿!
  • 讀書會秋月遲到了,遲到的原因是跟孩子發生爭執,為一件雞毛蒜皮的瑣事母子兩人居然吵了起來!
  • 原以為壓力只是成年人生活圈中的一個名詞,可如今的青少年每天面對的壓力卻日趨嚴重。以下要與大家分享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 日本在逆境中還能保持令人敬佩的理性表現,原因在幼時的教育及社會形塑的氛圍,默默地導正每個人從小到大的行事風格,讓忍的精神成為社會道德習慣的準則,也成為「民族性」的表徵。
  • 淩晨,我突然從惡夢中驚醒過來,好像是參加高考時,我的卷子被搞錯了,所以有一門學科沒有成績了。
  • 小真的兒子都上六年級了,個子仍然長不高,讓小真非常擔心;再加上功課不好,經常不寫作業被老師處罰,更讓她傷透了腦筋!她處處向人打聽長高偏方,或是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孩子把心思放在功課上。
  • 前一段時間,台大校長李嗣涔給即將成為社會新鮮人的畢業同學14點建議,第一點是「保持熱情,別太在乎薪水與升遷」,意外引發憤怒反應。網路上同學一片撻伐之聲,認為校長「不知民間疾苦,淪為業界黑心老闆的幫凶。」以往前輩老生常談的諄諄訓誨,今日卻遭到猛烈抨擊,令人感慨良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