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縱談】

灑掃應對大學問

唐風書
font print 人氣: 909
【字號】    
   標籤: tags:

閩南語有句俗諺「洗面洗耳空,掃地掃壁角」,意思是說做事要有認真與負責的態度。草率地洗臉,洗過「表面」後,很可能就沒有清洗耳朵;而用同樣的心態掃地,也是「大概」掃過之後,常常會忽略了不起眼的角落。洗耳朵、掃壁角,說的不只是勤與懶的問題,也關乎一個人做事的態度。

現代的孩子大都懶散慣了。可是一面埋怨孩子太懶,卻又不讓他們負責家事,恐怕也是當今父母普遍的現象。教導孩子們勤勞不能只是說教,讓孩子們在做家事時,瞭解「洗面洗耳空,掃地掃壁角」的寓意,不只是養成其勤勞的好品行,也給予孩子更好的機會教育,培養其認真與負責的態度。

古代小學教育的重點

古代的儒家教育分為大學和小學。十五歲前的小學教育,所學的大部分是灑掃、應對、進退之事,宋朝理學家朱熹在他所寫的《大學章句.序》中寫道:「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可見灑掃應對是中華教育傳統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真可謂灑掃應對學問大。

清朝著名大臣曾國藩非常重視這點,在一封給四位弟弟的信中,他提到:「弟弟們不愛收拾,不喜歡乾淨,比我還厲害,這是敗家的氣象。今後務必要細心收拾,就是一張紙、一根線或是竹頭、木屑,都要撿拾起來,為兒侄輩樹個榜樣。第一代人如果疏懶,第二代就會奢淫,那麼就會漸漸出現白天睡覺、晚上打牌、吃鴉片煙這些壞事!四弟、九弟比較勤快,六弟、季弟比較懶散,以後要勤快的更勤快,懶散的下決心痛改,不要讓子孫學壞樣子,至關重要啊!子侄除了讀書,還要教他們打掃房屋、抹桌椅、拾糞鋤草,這些都是好事,切不可以為這有損架子而不願去做。」

曾國藩寫這封信時,他的長子曾紀澤就要滿十八歲了,四位弟弟早已成家,在地方上更具名聲,而常年在外身兼國家重任的曾國藩家書裡依然如此囑咐,可以想見這些事情在他內心是多重要。

商湯、堯舜是灑掃應對的典範

灑掃應對的學問當然不是說掃地需要多高深的技巧與技術,其內涵很深。古代的讀書人常胸懷大志,因此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說法,意思是說家中灑掃與治理天下的道理是相通、連繫的。

傳說鄭成功有這樣一個故事--鄭成功小時候上學,私塾老師出了一道作文題:「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按現在的理解這是一篇論說文,論說「灑掃應對進退」的重要性。那時鄭成功才十一歲,他沒有長篇大論,寥寥幾句就讓老師驚為天人。

他是這麼說的:「湯武之征誅,一灑掃也;堯舜之揖讓,一進退應對也。」商湯討伐紂王,是天下間的灑掃,掃除無道的周紂王,換來家國的新氣象;堯、舜禪讓帝位的美談,就是一件流傳千古應對進退的典範。

在灑掃應對中觀微知著

中國自古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不止內在的道理相通,其實也是一套完整的實踐的教育系統。著名的「舉案齊眉」典故可以說明一二。

東漢梁鴻有一回引起火災,他挨家挨戶詢問他人的損失,並以自己養的豬隻作為賠償。其中有戶人家嫌賠償少,梁鴻又答應替他工作以彌補。梁鴻在這家幹活時不懈朝夕,勤勤懇懇,絕無怨言。鄰人見梁鴻的行為非同一般,都聯合起來指責這家人。

之後,梁鴻賢名日播,娶妻後他為了躲避朝廷的徵召隱姓埋名,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給人舂米過活。他每天回到家中,妻子孟光總是備好了食物,柔婉謙卑地低著頭不敢仰視丈夫,舉案齊眉請梁鴻進食。

有一天,皋伯通偶然看見這個情形,不禁大吃一驚,心想:一個雇工能讓他的妻子對他如此恭敬有加,這個人一定不是一個平凡人。於是他立即把梁鴻全家遷入他的家宅中居住,並供給他們衣食。因此梁鴻就有了機會著書立說。

一個有才德之士,即便隱居,在日常生活中依然可以看出端倪。梁鴻對於別人過分的要求,依然能夠無怨無恨、勤勤懇懇,絲毫不懈怠的工作態度不正是從小處培養而來的負責的表現嗎?也才有日後娶賢妻舉案齊眉的故事。只是梁鴻不願做官,齊家之後便走上了立言之路。

灑掃中掃除內心之弊

現代父母通常比較忙碌,孩子的品德、習慣更需要費心教育,而灑掃就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灑掃不只是讓孩子幫忙做家事,更是觀察孩子個性、習慣與態度的好機會,在點滴小事中,紮紮實實地培養好的習性與態度,是古代教育的精華與奧妙。

比方教導孩子掃地該注意牆腳這些地方,得先改變孩子因為牆角不好掃而畏難的想法,才不會在無意間養成了敷衍、做表面功夫的心態。試想,這樣的教育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有多大啊。最重要的是,這是孩子在身體力行中養成的習慣,不會三兩下考完試就遺忘了。

據說民國初年軍閥孫傳芳部隊有個將軍,丟下部隊到廟裡出家去了,他拜師的一個老和尚就只是掃地,每天天還灰濛濛時就開始掃地,從寺院掃到寺外,從大街掃到城外,一直掃到離城十多里,日日,月月,年年。這位將軍也拿著掃把,跟在老和尚身後掃地。

這個年紀已經很老卻不顯老態的老和尚對這位將軍唱了一道偈子:

掃地掃地掃心地,
心地不掃空掃地。
人人都把心地掃,
世上無處不淨地。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現在想來可能就不難理解了,真正的問題不一定在技巧與技術,而是那些看不見的習慣、態度、觀念與意志……

小小灑掃,大大學問,您是否也該安排一下孩子在生活家事中的教育呢?

--轉載自《看雜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天夜晚,他夢到縣城隍到省城南門,撤走隨從,只留下一位穿青衣的人駕駛馬車,並告訴農夫說:「你暫且跟我去參加會議!」於是,農夫便跟隨他,來到一個省府縣城隍都在的地方。
  • 在中國悠久的文明歷史中,「和」一向是中華民族推崇的傳統道德,是涵蓋自然、社會、內心等層面與各領域的基本原則,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本質規定,是傳統文化的精華和一種高尚的民族精神。
  • 古人學習始終以致用為綱,重在實踐,講求無倦與精進,學貴有恆,最忌一曝十寒。也就是對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功到自然成,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 看似一個簡單的「德」字,卻緊密聯繫著朝代的興衰。明君有德而國興,昏君無德而亡國。歷史大量的篇章,足以見證德的價值何其威嚴。
  • 古人所謂「和」,是「異」中之「和」,無「異」就無「和」,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和、同與否作為區分君子與小人的一個標準。
  • 東漢光武帝劉秀在位時,桓榮被任命為議郎,教授太子讀書。桓榮博學敦厚,光武帝對他十分滿意。
  • 古語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即使君子,也難免有過。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比常人更善自省和改過遷善,所以他才偉大而英明。
  • 書生余某,浙江鄞縣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外祖父,夢見自己進入文昌宮,見文昌帝君親自送一位身材魁偉的男子走出殿閣,前有旌旗儀仗開路,後有節幢長隊護擁,真是威儀萬方,十分氣派。
  • 楊溥,明朝湖廣石首,授以翰林編修,後為當朝首輔,以有雅操、質直廉靜而出名,被後人譽為一代賢相。
  • 劉君良,是唐朝瀛州饒陽縣人。劉家幾代人都遵循孝義同住一起,兄弟之間雖已到了四代,但還如同親兄弟一般,無論是一尺布,還是一斗米,每個人都沒有私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