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火哪吒:食品安全亂象生 「無食不毒」何時休

風火哪吒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7月07日訊】 衣食住行是人類生存生活的基本物質條件。而又以食為重,所以有「民以食為天」 之說;當然,這「食」應該是安全的、良好的、健康的和綠色的,因為它直接涉及到人 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的大問題,所以又有「食以安為先」之道。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需要和最關心的事情。

可是,現在在中國大陸,幾乎到了「無食不毒」的地步,食品你還敢吃嗎?真不知我們還能吃甚麼。

你看,「瘦肉精」事件塵埃未定,「染色饅頭」、「墨汁粉條」又接踵而來,西瓜因膨大劑如地雷爆炸開裂,而地溝油最近更是大鬧市場。各地頻頻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 ,一次次刺痛著百姓的神經,令人焦慮擔憂,惶恐不安。

據瞭解,2010年有關部門檢查各類食用農產品、食品等生產經營單位3552萬戶次,查 處違法違規行為13萬起,取消違規企業10萬多家,不謂不多。但食品安全事件此伏彼 起,依然頻現,一件比一件嚴重,一件比一件可怕,早已衝破了人類的道德底線。可 見食品安全已到了何種嚴重程度和地步。有人說,「中國為甚麼有這麼多有毒害人的 東西,食品有毒,藥品有毒,服裝有毒,玩具有毒,該怎麼活呢?簡直比在地獄還活 得艱辛」。又有人說,「中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百毒不侵了,大陸的百姓是生不起 ,死不起,更活不起」。

最近報導,全國各地又有數起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如:
瀋陽查獲有毒有害毒荳芽25噸,其中添加亞硝酸鈉、尿素、恩諾沙星等有害非食用物 質。
山東茌平添加吊白塊製作偽劣腐竹。
廣東利用工業石蠟、墨汁、果綠、檸檬黃、玉米澱粉製作「紅薯粉條」、「珍珠粉」 。僅黑粉條就售出45噸。
江蘇江陰以母豬肉為原料,添加胭脂紅、卡拉膠等製作假牛肉。
河北石家莊利用雙氧水、工業火鹼等有害物質,通過發制、漂白、浸泡等流程,加工 有毒有害牛肚、魷魚、鴨腸、海參等。
齊齊哈爾使用工業滷水生產干豆腐、
廣西一家食品廠將到期麵包回爐改頭換面熱賣。
南京一黑作坊用工業原料製作鹽水鴨。
重慶商販在血旺內加入福爾馬林,兩年生產賣出700餘噸。重慶還查出三聚氰胺奶粉 26噸。
湖北宜昌查獲近1億噸「毒生薑 」。
染色黑米現身蘭州。南方某地珍珠奶茶竟用塑料製成。
廣州白雲區一家開設數年的非法臘肉作坊,竟用死豬拌入劇毒農藥醃製臘肉,公開銷 賣。
東莞用化糞池水熬地溝油,殘渣中發現衛生巾。

東南新聞網記者調查:商家濫用添加劑,一個餃子竟含有20多種添加劑,如卡拉膠、 黃原膠、沙蒿膠讓餃子皮筋道爽口;肉食香精、骨髓香精、肉餡寶、拌餡王則把肉餡 調成各種味道。

而各種瓜果從小到大被曝用十幾類激素,如催熟劑、膨大劑等。沒有水果是乾淨的、 綠色的、安全的了。

目前,中國流行食品添加劑達2200餘種,據說其中6成無法檢測。實際能檢測的也無人去檢測。
最近,又有多家曝出「地溝油」的老問題,它在大陸已氾濫成災。據調查,全國每年生產的餐廚垃圾多於6000萬噸。每年中國人吃掉「毒性賽砒霜」的「地溝油」達 300 萬噸之巨。

「新華視點」發文稱,現在的「地溝油產業」已成幾百億元的規模,而且經過十數年發展,這個行業已漸臻成熟,並一發不可收拾——不僅有「行規」,而且「後台硬」 。記者發現,堂而皇之地生產「地溝油」的一些企業竟三證(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 、生產許可證)齊全。

充斥北京、天津、河北市場的一些油品,來自泔水油、炸貨油、動物廢棄油脂(反覆 烹炸後的廢油、屠宰場廢棄的豬肉邊角料、雞鴨脂肪等,只要能出油、能脫色,就能 用來煉「食用油」)。據北京市政市容管委會統計,北京每天餐廚垃圾約為1750噸, 廢油脂60噸左右,至於動物內臟,雞油鴨油則無法統計。

北京市六環路內外,環布著難以計數的以餐廚垃圾為主要飼料的泔水豬個體養殖戶。 他們收購泔水,經過熬煮,將「泔水油」打撈起來,以每桶千元左右賣給「地溝油」 收購商。而某些廠再將「泔水油」提煉加工,就搖身變成「色拉油」、「調和油」, 甚至「花生油」。它們通過「地下渠道」不斷流向食品加工企業、糧油批發市場,甚 至以小包裝形式進入超市。有許多廠日加工量達20到30噸,生產了十幾年。北京有數千人從事這一行當,各有分工,合作緊密,年產值數個億。加工者說:「這才是循環經濟。」

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有諸多原因與因素。

一是對違法違規行為打擊處罰不利,食品違法犯罪行為得不到遏制。地方政府部門片 面追求經濟增長指標,以維護穩定為由,不查不處理。有的部門「執法為利」,監管 部門在辦公室看樣品成監管習慣,將能不能創收作為管與不管的取捨標準。甚至執法 腐敗,將監管職責置之腦後。有的單位辦公經費和人員工資,要靠收費罰款來解決( 有的80%工資福利從收費罰款扣留),即使發現造假,或睜一眼閉一眼放過,或罰一 點應付了事,不能罰死,否則以後找誰收錢弄錢。監管人員與違法違規企業成了「利 益共同體」,有的要「養魚執法」。所以就出現了大量的以權謀私、執法腐敗、部門 牟利、失職瀆職的行為。

二是食品安全由多部門分段監管,多龍治水,相互推責任、踢皮球,更不會主動出擊 履行職責。採取分段監管的體制模式,不同食品品種,不同環節,都有不同的部門管 理,甚至不同的地方,監管體制都有所差別。工作中自然存在監管邊界不清,監管交 叉重複和留有空白同時存在。如北京市「地溝油」查找問題,市政市容管委會說「對 違規清運(指地溝油原材料)的處罰權在城管執法局;而城管執法局說「沒有對餐廚 垃圾違規排放的執法權」;工商局說「只負責進入市場、超市、批發農貿市場等區域 的食用油檢查,至於賣的是否地溝油,需由質檢部門判斷」;質量技術監督局說「要 靠市民投訴、舉報才抽檢」,而又無投訴和舉報的。瀋陽發生「毒荳芽」事件後,記 者舉報投訴,打了一圈電話,竟然被四個部門推了回來:質檢部門稱自己負責生產加 工環節,市場上荳芽歸工商部門管;工商部門稱荳芽是初級農產品,應該歸農業部門 管;農業部門稱沒有拘留資格,很多違法商販在檢查結果出來就逃跑了;食品藥品監 管部門稱,自己只負責檢測飯堂或食堂裡做的菜。媒體無奈感歎,四個「大蓋帽」管 不了一顆「荳芽菜」,還有那八個監管部門管不了一頭豬。這個部門「無權」,那個 部門「無據」。無人監管,怎不氾濫?

三是配套法規及標準體系落後。如有關「地溝油」的報導可以追溯到2004年,但是直 到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才頒布了加強「地溝油」的整治的意見。而且有些方面的立法 很不健全,乃至空白。如對牛奶中各種營養指標的要求,對三聚氰胺及各種添加劑的 種類、數值的規定,等等,都是混亂不堪,跟不上發展的。即使有的有法律規定,但 連執法者有的也弄不清楚,別說那些生產經營者,更別提大多數百姓了。

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最根本原因,最重要的因素是在中共一黨專制統治下,在黨文化 毒害下,整個社會不信神佛無信仰,不講善惡相報的因果關係,致使道德敗壞,誠信 良知缺失。人們為一己私利,而不惜害人害己。某些人追求一本萬利,以最小的成本 換取最大的利潤,他們眼中只有金錢與利益。惟利是圖成為經濟與社會發展方向。道 德上的淪喪已經讓他們徹底迷失,法制上的約束對他們而言形同虛設,他們心中只有 實實在在的利益與花花綠綠的鈔票。而權貴集團以權謀私、貪占腐敗、窮奢極欲,以 及「官二代」、「富二代」的驕奢橫行,更使民眾對統治者對社會憤恨不滿。與其相 比,造假者視食品造假為小事,不以為然。上樑不正下樑歪,上行下效,致使整個社 會極為敗壞,亂象叢生。現在人們雖然對「害人害己」也常掛嘴邊,但已不知其真義 。「害人害己」之理是善惡相報之體現,有因必有果,有得必有失,行惡者必遭惡報 ,此其一;而許多造假制假者將自己生產經營的安全健康食品為己用,假冒偽劣食品 賣給他人用,以為有利可圖,自己得了便宜,殊不知不是所有食品商品都能自己生產 製造,都是此想此為,整個社會假冒偽劣食品商品氾濫,人人相互傷害,豈不都是「 害人害己」!

可悲!可歎!大陸食品「無食不毒」,不知甚麼食品還能吃?也不知中國民眾還能吃 甚麼?正是:
道德敗壞良知缺,
執法違法利益求;
藥品造假食有毒,
一日三餐令人愁;
食品安全亂象生,
無食不毒何時休?
斬草除根正本源,
需待解體中共後!

風火哪吒

2011年7月5日

相關新聞
組圖:大陸令人震驚的有毒食品(四)
組圖:大陸令人震驚的有毒食品(七)
組圖:大陸令人震驚的有毒食品 (五)
章天亮:《天龍八部》中的有毒食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