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血液中心過期血液改包裝再入醫院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金靖綜合報導)日前,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內部人員在網上爆料,該血液中心向醫院提供過期血液。血液中心回應稱,過期的是血袋,血液並無問題。有專家表示,血液中心有違規之嫌,民眾更擔憂輸血會感染傳染病。也有律師表示,造成血液亂象,當局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內部人士爆料 受污染血用於臨床

據《京華時報》報導,8月24日,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內部人員在網上發出一篇名為《震驚:紅十字血液中心將近千袋過期血液發往北京各臨床醫院使用》的帖子。

帖子中稱,去年7月初,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將採到的一批血液裝袋,而該批血袋即將過期,血液的具體數量是 893個單位(1單位=200毫升)。這批血液在送往北京安貞醫院和航天中心醫院時,血袋已過期,遂被退回。血液中心將這批被退回的血液更換血袋後進行了冷凍保存。

發帖人說,這批血液不但受到了過期血袋的污染,而且未在規定期限內進行冷凍。按照常規,不合格血液可以作為實驗用血或其他非臨床用途使用。今年 8月1日以來,血液中心開始以每天20-25個單位的速度將這批血液解凍,解凍後未經檢測,便將這批血液發往北京世紀壇醫院、海淀醫院、宣武醫院等不知情的臨床醫院。

帖子中還附有5張紅十字血液中心的「血液流動信息跟蹤表」。發帖人稱,該批血液已有一半流向北京多家醫院用於臨床用途。

他說:「姑且認為這批血液沒有被細菌污染,但是其成分是否有效,是否還有治病救人的作用都是值得懷疑的。我想了幾天,還是忍不住要說出來,希望剩下的血液不要再作為臨床用途。」

《京華時報》報導說,8月25日上午,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召開新聞發佈會,該中心主任劉江聲稱,血液裝入血袋時,血袋在使用期內,就沒有違反規定,不存在污染。

專家:血液中心違背硬性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規定:「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採用物理方式在無菌條件下將保存時間在6天內的全血,濃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血液製劑中的紅細胞分離出並加入紅細胞保護劑甘油於低溫(-65℃以下)冷凍保存。」

劉江稱,國家規定的6天時限並非硬性標準,送往安貞醫院的那批血液,有一部份確實是採血16天後進行冷凍,但時間長了並不意味著血液存在質量問題,也不涉及到血液安全問題。該批血液因為較長時間未冷凍,紅細胞易破,回收利用率可能會降低,但並非不合格產品。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血庫負責人向大陸媒體透露,關於血液冷凍處理時限,採血機構有嚴格的制度和流程,均遵照衛生部《血站管理辦法》,製備的血液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該要求並非參考,是硬性規定。

血液管理亂象 經血液傳播疾病蔓延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釋義,血液是一種複雜的維持生命的物質,血液在採集、儲存、使用過程中,必須確保質量,避免污染,防止經血液傳播疾病。

瀋陽市民景先生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他的一位在盛京醫院當主任醫師的同學對他特別交代:「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輸血,否則很容易感染各種傳染病。」大陸血液中心在血液的採集、檢驗、監控、儲存和運輸環節中存在太多的問題,民眾普遍擔心大陸的血液質量。

大陸官方統計承認:到1997年9月底,其中經血液途徑感染愛滋病病毒的近1,440例。

新唐人電視台上個月曾報導,一名河南「輸血愛滋病」受害者說:「02年8月份檢測出來我們村莊90%多的人,獻過血的都感染了愛滋病毒。到目前為止,一共死了300多人,我們一個村子。現在還存活280人左右」。

中國維權律師卓小勤向新唐人表示,愛滋病流行之所以在中國失控,與政府在愛滋病問題管理上失誤有關,也與中共執行的維穩政策有關。

卓小勤說:「法院剝奪了受害人起訴的權利,也剝奪了他們獲得賠償的權利。包括一些血站、醫院,他們的違法行為沒有得到任何懲罰,所以越來越多的這樣的事情出現。這個社會只能是越來越亂。」

《瞭望東方週刊》在2009年5月也有篇題為「貴州平塘縣一名輸血者造成80人感染丙肝」的報導,更進一步加深了民眾對血液質量的憂慮。

相關新聞
丙型肝炎加速艾滋病病人的死亡
中國官員因透露艾滋病文件入獄
新艾滋HIV檢驗法 僅需20分鐘
加紅十字承認分發污染血液有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