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過動兒照護面面觀 父母也需受協助

人氣: 4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8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牧仁綜合編譯)日前發表在《Pediatrics》期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子,在過馬路時比同齡的孩子更易受傷。這項研究,再一次挑起社會對過動兒童照護上的重視。

在這項實驗中,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傷害控制研究中心(Injury Control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者,先測量了78名7到10歲孩童的步行速度,再讓他門於電腦模擬的路口「過馬路」,而這些孩子裡恰好有一半患有ADHD,且在實驗前24小時,刻意停止服用過動症用藥。

結果發現,過動兒雖也會觀察左右來車,但卻容易選擇危險的時刻過馬路,學者推測,這個結果與過動症患者的「執行能(executive function)缺陷」有關。

「執行能」是神經心理學的專詞,代表著「抗拒分心的能力」,執行能缺乏容易導致自我認知不足、工作上記憶力缺乏、自我控制力低等障礙。在此之前的研究也發現,過動兒比一般兒童容易受傷,患有過動症的成人,也更容易出現危險駕駛。

研究者Stavrinos表示,起初他們猜測過動兒在路邊時,可能不會表現適當的行為(比如,忘記觀察左右來車),結果卻發現,過動兒在路邊的表現與一般孩子無異,但卻往往在過馬路時,留給自己的時間太少了。

Stavrinos說,未來會繼續進行類似的測驗,檢測定期服藥能不能對結果有所改善,同時她也想長期追蹤,看看這些孩子成年後出現危險駕駛的機率。

該研究成果也提醒了父母,教導過動兒過馬路要先「左顧右盼」是不夠的,還需要訓練他們過馬路的時機。

與此同時,另一項研究則說明了過動兒照護的又一面向。

已發表在《家庭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的一則報告指出,過動兒父母的情緒,會隨著孩子的表現而起起伏伏,這種強烈的聯繫會對父母的心理健康產生傷害。因此,在過動兒照護中,父母也是需要被幫助的對象。

主導這項研究的是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心理學家們,他們表示,這種現象應該肇因於,過動兒的父母為了孩子,要一直處在戒備狀態中。這種壓力致使過動兒的父母擁有較高的離婚率,並降低了他們的能力。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針對102位媽媽,進行為期一週的調查,請她們每30分鐘回報一次自己的心裡狀態以及孩子的表現,而其中有一半的受訪對象是過動兒的母親。

結果表示,過動兒的表現與母親的情緒有高度相關,而孩子最困擾媽媽的行為,分別是過動、注意力不集中、憤怒等。這說明未來在過動兒的治療上,必須全面考慮整個家庭。

研究人員也表示,過往的研究已經說明,從管教方式上,可以非常清楚的預測父母的心理狀況。他們建議,父母在面對過動兒時,應該努力去看到孩子正面的發展,並培養孩子的愛好與特長。另外,可以盡量用親密的親子溝通取代挫折與懲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