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職場的十個行為準則(1)

黃丙喜、馮志能、林立仁

人氣 47
標籤:

行為經濟學裡一個探討的重點是人類非理性的行為。

美國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教授丹‧艾瑞理(Dan Ariely)與英國著名的怪咖心理學教授李察‧韋斯曼(Richard Wisemon) 近年的許多實驗性的研究,揭開了這個日常生活中無法用理性解釋的神秘面紗,對我們在工作和職場中如何追尋快樂的行為,非常有幫助。

丹‧艾瑞理在《怪誕行為學:可預測的非理性》中指出,非理性未必是壞事,非理性也可以作出完美決策。

坦然接受自己非理性的本能,徹底顛覆工作和生活中徒勞的邏輯,重新作出適合自己的完美決策,工作上的成就感和生活中的幸福感就能唾手可得。

我們根據行為經濟學中有關「工作與生活」、「快樂與幸福」、「痛苦與壓力」的研究,為大家整理出這篇有趣的「快樂職場的十個行為準則」,讓你作為實務的參考。

準則1 金錢有誘惑,但不一定使你快樂

我們來做個思考實驗,讓你直覺上感受一下高額工資如何改變你的行為,影響你的表現能力。

有人出一大筆錢,比如說十萬美元,請你用七十二個小時給他的研究項目出一個非常有創意的點子,結果會怎麼樣?

你會採取什麼打破常規的做法?你可能會停下一些日常活動對時間另作安排。你不再為電子郵件操心,你會上網查閱Facebook網站,你會把休閒雜誌放到一邊。

你可能會多喝咖啡提神,熬到深夜甚至通宵在辦公室奮戰。這就是說你要工作更長時間,但是你做的上述一切真的會提高你的創新能力嗎?

現在且不說你夜以繼日地工作,我們再來考慮一下,在這利益攸關的七十二個小時裡,你是怎樣進行思維的?你怎樣來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工作效率?

把眼睛閉得緊一些?成功已經在望了?不停地使勁咬嘴唇?深呼吸?苦思冥想?你會更容易捕捉到一閃而過的思想火花?你打字的速度會提高?思想更深入?上述一切真的會提高你的表現能力,帶來更好的成績?

這只是行學經濟學者丹‧艾瑞理給的思考實驗,他希望通過它來說明,一大筆錢很可能使你盡力延長工作時間(高額報酬對簡單機械工作的作用非常大),但不大可能提高創造力。

實際上,這有可能適得其反,因為金錢激勵對於頭腦創造力所起的作用不是單一的和不變的。我們多大程度上,特別是在巨大壓力之下,竭力爭取最好成績的狀態,能夠直接控制自己的思維活動,直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

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說的「心無旁騖,得心應手」的狀態下,醫師手術會有多麼高的效率?醫生的工作需要開動腦筋、集中精力,以及具有認知能力,不論哪一次看病,我們都希望他處在「心無旁騖」的狀態下。

丹‧艾瑞理實驗成果向我們揭示出,想弄清楚激勵的最理想作用水準並不容易。如果考慮到具體每個人處理壓力的能力不同、任務的難易程度、不同的學習效果等,問題就變得更加複雜。

亞爾克斯和多德森提出的激勵與表現呈倒U形,在一般情況下是正確的,但影響表現結果的還有其他力量,包括任務的特質(任務的難易程度),人類的個體特點(最終結果在個人心目中的重要程度,他是否容易緊張),還有相關人對該任務經驗的特點(他在該任務上有多少經驗,或者他得心應手的程度)。

從正反兩方面來看,這項實驗有兩個發現:一個是激勵人的最佳機制非常難以建立,另一個是加強激勵並不一定導致最佳的成績和表現。這是你在工作職場中要充分認識的第一準則。

準則2 給工作賦予意義,讓你不疲憊

登山探險家喬治‧勒文斯坦發表了一項極具挑戰性的登山運動的報告,指出無論是珠穆朗瑪峰還是喬戈里峰,攀登過程都絕非輕鬆愉快。登山過程「自始至終充滿無窮無盡的痛苦」。

但是,這一運動可以帶來巨大的成就感(晚會餐桌上的絕好話題)。達成目標在人性中根深柢固,大概與魚類、沙鼠、田鼠、家鼠、猴子、猩猩和鸚鵡樂於自己覓食一樣。

喬治寫道:我個人猜測朝著既定目標努力與最終達成目標的幹勁是「密不可分」的。人類就像多數動物甚至植物,為一系列複雜的內部穩定機制所維持,以保持體內系統的平衡。

登山運動中的艱難困苦,例如飢餓、乾渴和痛苦,就顯示出這種內部穩定機制,它可以激勵人們為生存而奮鬥,那麼,對於達成目標的本能需要,可能不過是從另一側面顯示生物的這種應付困難的傾向。

丹‧艾瑞理在一項實驗中把它應用在如何實施激勵行動的問題。哠他設法把環境背景結合起來,讓參與工作者加深對於工作意義的體驗。

他每周都花一些時間解釋我們從事的實驗,為什麼做這些實驗,從實驗中可以了解些什麼。結果發現參與者聽了實驗介紹很興奮,也樂於談論實驗問題。

這項實驗的結果顯示,即使意義很小也足以使我們努力向前。換句話說,經理人員(也包括配偶、老師和家長)最重要的可能不是加重工作的意義,而是要注意不要破壞工作的過程和環節。

如果企業真的想讓工人有產出,就應該努力使他們感到工作有意義,不僅僅通過願景規劃,而且要讓雇員有成就感,確信只要做好工作就會得到肯定。這些都將對雇員的滿足感和生產率產生巨大的影響。@(待續)

摘編自 《快樂職場EASY學》 商周出版社 提供

相關新聞
研究:加拿大女性進職場 家務男女分攤
5分鐘5感官發揮工作最大潛力
台新鮮人求職注意  8成2企業優先處理主動應徵
超夯職訓 讓您成為國際商貿搶手人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