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公主:就溫州7.23事件,幫溫家寶破破案(下)

大唐公主

人氣 16

【大紀元2011年08月08日訊】上次我們已經已經論證和知道,要想讓後車撞上前車就必須得滿足以下條件:讓前車停下或慢於後車,然後得讓後車通過閉塞區間信號,對了還得把前車的信號變成紅燈,把後車的信號變成綠燈。還得破壞後車的ATP自動停車系統才能達到,還得選擇「和諧號」別的車不行,最後還得讓調度暈頭轉向,指揮失靈,要不讓其擅離職守。溫總理您想想這是偶然的天災嗎?這不是像胡錦濤主席在青島遭導彈驅逐艦炮轟一樣嗎?對著「和諧號」來的嗎?溫總理以您一國總理之尊之智慧,像我這個草民都能看出來的事,當然瞞不過您那。再要裝病裝傻,不給全國民眾一個交代,好像說不過去了。

調度室:

溫總理,關於調度室的問題下面要引用專家的話了,現在時下都講究個科學甚麼的,不像中國古代,仰觀天象,一切盡知。所以即使講出真相,大家也覺得應該聽聽專家怎麼說,對不?

但需要指出的是,不管前車司機還是後車司機都可能是不明真相者,而調度室是別人都醉我獨醒。誰都知道中共為了所謂的維穩,把監視器的探頭安裝的滿中國都是,警察在屋裡看大屏幕。按這個邏輯一個堂堂的高鐵調度室,那全境的線路運行情況都會一目瞭然,您別告訴我調度室沒有大屏幕,那樣本人又會說共產黨沒有執政能力了。只可惜人家日本的調度室是十二個人,而中國特色的高鐵卻只有一人。儘管如此,調度室還是一清二楚的,為甚麼這麼說呢?看看專家的論述:

「即使是自動停車系統失靈了,整個在調度系統看板上、在中央調度室,還有各局域調度系統上,他是知道每個車是在甚麼位置的。一旦有一個車失去聯絡後它應該會迅速反應的。就是說他在他的運行圖上應該是始終要使它知道的。

因為這兩輛列車按照運行時刻表上實際上都晚點了。實際上在運行時刻表上,被撞的前車應該是在第二輛車的後面。那麼它能夠運行在它的前面,說明整個調度系統它允許它這麼做的,就是說在整個調度過程中,局與局之間他們其實是有聯絡的,知道這個車是在前面的,但是他仍然允許它在前面,有把握它這個車是在它們控制之內的。那麼調整了之後,他一定是在確保無誤的情況下,才能夠允許它放行,否則它就會臨時停靠。那麼它過去了,中央調度室、局域調度室是完全清楚這兩輛車清楚位置和它運行狀態。」

看明白了吧,溫總理,調度在調度室非常清楚地看著大屏幕,並且讓前車D3115列車在高鐵線路上停車待命,而不是讓已經晚點的D3115列車在車站的待命區停車待命,像本人這樣一個門外漢都知道該怎樣做,該調度不會不知道吧,如果信號系統被雷擊失靈了,那大屏幕上的車位,運行速度,不會也看不清了吧?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調度擅離職守,不過這種可能也被排除,因為調度通知前車停車待命麼。

在排除了雷擊等等一切外來自然因素後,我們最後發現,所有的證據都在指明一個問題:就是這是調度的故意所為,都不是工作疏忽,是調度親手導演了這場悲劇。那這個事件是調度一人所為還是受人指使,為甚麼?這個問題又交給您了,溫總理。

您看,事情剛剛發生,鐵道部未經過周密的調查就忙著做出雷擊是導致整個事件的原因的結論,好像這個結論是事先準備好了似的,「這個車事故剛發生就把這原因說是雷擊,是誰調查的?那個事故現在還在搶救當中,並沒有開始調查,竟然就已經把這原因說出來了。」

您想想這樣的問題,如果調度不是受人指使,而是由於工作疏忽所為,出了這麼大的事,捅了這麼大的婁子,人命關天,鐵道部會出面幫其銷毀證據,冒著被天下恥笑的危險而為其撒下彌天大謊?在全世界的眾目睽睽之下冒著以後被清查的危險為其遮掩?

如果真相正如本文所說,這就能解釋為甚麼鐵道部急急忙忙地搗毀車頭和車廂,掩埋後又挖出的原因,也就是車上的ATP系統為啥失靈了,就是自動停車系統為啥失靈了等一切證據都沒了,做賊心虛,心裏有鬼麼。也就是鐵道部強迫人們接受91.5萬的同時,不要再追究的原因。溫總理,這個問題又交給您了,誰下令銷毀「和諧號」車頭的,為甚麼?

反正這是衝著「和諧號」來的。有網友指出,當時鄧玉嬌殺淫官一案,正好擊中了周永康等人的要害,周永康無法面對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正義譴責,下不了台,只好製造出新疆7.5事件,從而轉移媒體及大眾的視線。

這次溫州動車事件就正處在賴昌星被遣返一案的當口,賴昌星前腳剛剛踏入北京國際機場,後腳緊接著就出現溫州動車事件。整個事件彷彿在說,你抓了我的賴昌星,我就撞毀你的「和諧號」,這是江氏集團的瘋狂報復行為。因為賴昌星是擊垮江氏集團的重要籌碼,溫總理,對於賴昌星,也要注意防止它們殺人滅口啊。

因此,本公主呼籲世界媒體,在關注溫州動車事件的同時,要緊緊抓住賴昌星一案不放,不把此事弄得水落石出,絕不罷休,再也不能讓江氏集團的調虎離山之計得逞。

相關新聞
溫州動車慘案  鐵路內部人士揭黑幕
溫州動車慘案 雷擊至禍說法被質疑
民間對溫州動車慘案十九大追問
陳思敏:溫州動車事件 心中永遠的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