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授祕  

大唐貢品黃漆再現 訪黃漆名人具永國

南倉熙 圖片提供/具永國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一個偶然的機會,韓國國立首爾產業大學兼任教授具永國,得到了一位老僧的祕傳,並叮囑他「要祕密練習,等時機到了,就在世間公開。」如今這種韓國僅有且已絕跡的「黃漆」,這種當年曾讓唐太宗大喜的貢品,在具永國教授廿多年的苦心研製下,終於再次面世。

「黃漆」,這種當年曾讓唐太宗大喜的貢品,在具永國教授廿多年的苦心研製下,終於再次面世。


具永國細心地替工藝品塗上黃漆。(具永國提供)

稀世貢品 唐太宗大喜

韓劇《海神》中的男主角張保皋,原是指新羅時期朝鮮半島的名將張保皋(790 ~ 846 年)。據傳,當年張保皋交易的商品中,價格最昂貴的屬黃漆,當時作為朝鮮半島獻給唐太宗的貢品,唐太宗非常欣賞,並以黃漆重量30 倍以上的黃金作為酬謝。


具永國黃漆作品,金色茶具透著皇帝般尊貴之氣。

黃漆極為珍貴,並非所有的黃漆樹都產黃漆,一株生長5 年以上的黃漆樹所能萃取的黃漆液只有一盞酒杯的量,還需將原液經過提煉之後,才能以塗漆使用。目前一個相機膠捲盒大小的黃漆原液價格為30 萬韓幣(約277美元)左右,1.5 升的黃漆原液,根據品質不等,有的高達3,000 萬韓幣(約2 萬7,700 美元)。

佛所散發出的慈悲之光,也就是人們所讚頌的佛光,即是金黃色的,因黃漆的顏色與佛家的金黃色很相似,作為一種吉祥和圖騰的象徵,黃漆從三國時期就廣為人知,在韓國和中國的史籍中,也能看到一些記載,中國古代皇帝們所穿戴的盔甲及龍床、皇宮,都可看到黃漆的身影。

黃漆具有耐久、耐熱、防蟲的卓越特點,遠勝於漆樹漆,因此有「漆為千年,黃漆為萬年」的說法。黃漆所散發出的香氣被稱為「安息香」,有令人身心舒適的性能;此外,據傳黃漆還具有驅趕一切邪氣的力量,因此在古代,還被出戰前的將士攜帶在身上,以求平安。

「砍樹風波」導致珍品絕跡

黃漆與普通的漆樹漆不同,黃漆樹原產於韓國,在全世界也是唯一的一屬一種植物,生長在韓國南部海灣及島嶼上。據傳,日本和中國的幾位名匠曾將韓國的黃漆樹移植到本國,但所產的樹液量都比不上韓國當地黃漆樹所產的樹液量。這與土壤和氣候似乎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古代,黃漆均由朝鮮半島以貢品獻予中國帝王,中國皇帝和將領們還喜歡將其塗在盔甲上,以此驅趕邪氣。因產量低、用途多,黃漆的價格越來越貴,這也一度給當時朝鮮半島人民帶來深重的生活壓力。

據歷史記載,因黃漆價格昂貴,當時地方腐敗官僚向百姓過度要求產量,百姓們難以忍受官僚的壓迫,在夜間用斧頭將黃漆樹砍掉。深知百姓苦衷的地方有識之士也多次提議將黃漆樹砍掉,再加上自然災害,黃漆樹就這樣逐漸消失,黃漆樹和黃漆最終被人們忘卻。

冥冥之中 老僧真傳絕技

青少年時代就從事工藝研究的具永國曾得到韓國漆匠名人李相鎬的教導,早在上世紀80 年代就對傳統製漆技術已頗有研究。冥冥之中似有天意,這種韓國獨有、已經絕跡的黃漆技術,如今經具永國之手,再次面世。其中的經歷更富傳奇,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了一位老僧的真傳,隔年老僧去世。

1985 年,在韓國全羅北道的一所寺廟裡,具永國遇到了一位老僧,這位老僧初次見到具永國時就說:「你是在尋找什麼?」說著拿出了一個紙包的小葫蘆,對他說:「這是從百濟時期開始流傳到現在的神祕顏料,現在這種顏料終於見到真正的主人了。」老僧向他傳授了幾種祕方,並叮囑他:「要祕密練習,等時機到了,就在世間公開。」

拿著葫蘆瓶歸來的具永國於第二年再到寺廟尋找這位老僧時,老僧已經去世。他雖然得過老僧的教導,但是還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因為老僧給的葫蘆瓶裡的黃漆量很少,他決定第一步先尋找黃漆樹,此外為了尋找將黃漆樹液提煉成黃漆的方法,他開始尋找歷史書籍進行研究。

歷經坎坷 成就「黃漆名人」

有志者事竟成,奔波數月之後,具永國在濟州島終於找到了黃漆樹,並向當地老農學了栽培黃漆樹的技術。但是為了更熟練地獲取黃漆樹液,他還是付出了無數的努力。

雖然有很多黃漆的相關歷史記載,但是古籍中卻沒有黃漆名匠如何獲取黃漆的記載,怎樣可以獲得完美的顏色?作哪些具體工作?關於實際的操作等記載一無所有。

具永國表示,因他具有漆的學問基礎,因此在沒有任何同僚協助的情況下,自己也能繼續進行黃漆研究,「如果是從黃漆開始著手研究,恐怕就做不成了。」

具永國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經過無數次的持續研究和反覆實驗,歷經廿多年,他最終得到了令自己滿意的結果,這種韓國獨有的稀世珍品——黃漆,再次面世。


具永國黃漆作品 (具永國提供)


具永國黃漆作品(具永國提供)


具永國黃漆作品(具永國提供)

因為目前全世界還沒有發現與黃漆有關的歷史遺物,具永國研製的黃漆是否和古代完全相同,還無法確認,但是他自己覺得那位老僧說的「時機」就是現在,所以他於2000 年,在世上公開了黃漆。

韓國政府高度評價了具永國的功勞,將他命名為「黃漆名人」。具永國現在在首爾仁寺洞的黃漆研究所每天工作到凌晨3 點,不久前在首爾仁寺洞的著名展覽館「美麗的茶博物館」舉行了作品展。

具永國的黃漆製品都是高價的珍貴作品,並非一般人所能輕易接觸。「從他那裡可以獲得古代中國皇帝們才能享用的黃漆」的消息在韓國一傳開,向具教授進行黃漆製品諮詢的人們越來越多。

--轉載自新紀元周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果沒有茶做為底蘊,就失去了文化的感覺,就和一般餐廳沒有兩樣了。」不論副品牌陶板燒、冷飲專賣店「嚮茶」,或是結合關東煮與珍奶的「翰林茶棧」,塗宗和念念不忘的是保有人文風味的茶館,那是集團發展的母體。
  • 「我們想要做一個空間,用茶的氣氛和文化,讓人暫時離開台北。」「回留」的茶主人夏沂汾因為瞭解「在東方國家中,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台北永康街開了家茶館,他希望能讓旅客靜下心來品味茶湯滋味。
  • 「我們販售的是挑選好茶的能力。」帶領台灣飲冷茶風氣的春水堂創辦人劉漢介,除了重視挑選好茶、營造好的品茗空間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經營團隊及服務人員。而儒學思想正是他訓練員工的基本精神。
  • 越來越多的倫敦主流社會人群被這家珍珠奶茶店Bubbleology所吸引,不僅是其一流的珍奶品質,還有超酷的包裝以及優雅溫馨的氛圍,品牌效應正在擴散著。
  • 歷經三代「養土」的宜興紫砂泥,在陶師巧手打造下成了一把會呼吸的壺。且看資深茶道師沈武銘如何掌握壺、茶、水的頻率,譜出和諧的旋律,泡出一泡令人內心悸動的好茶。
  • 從1993年起前後八年,吳崇榮去大陸採集、觀摩中國各省的菜系,一年至少往返八趟以上,為的是尋找傳統中國菜的風味。鑽研魯菜三十多年,去年為了參賽川菜廚技,他專程去四川學作川菜……他說:吃一歲學一歲,慢慢去領悟以後,做出來的菜不一樣,那就是你的深度。你二、三十歲時作的菜,當然很好吃,但吃起來感覺欠缺穩重跟深度,等到年歲大了,心胸慢慢開擴,什麼事情都不計較時,作菜也會放得開,作出來的菜味道就不一樣了。
  • 南韓1名年輕勞動工人一夕爆紅,搖身一變成為國際知名的歌唱新星。他在當地電視選秀節目中,充滿爆發力的表演,在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上,已有超過1000萬用戶點閱觀看。
  • 如果說阿琪雅娜的神奇在於繪畫和詩歌創作方面無師自通,並沒有受過任何名師指點,這也不實事求是。她確實沒有受到人間的任何名家指點,但還是有人指點的,那就是來自上天的信息傳遞──耶穌教她繪畫。阿琪雅娜的網站(http://artakiane.com/)的年點擊率超過了1.5億次。很多人對她的成就羨慕不已,卻忽略了她對神的虔誠和篤信在先,神才給她能力創作出驚人詩句和畫作,為的是讓她成為證實造物主確實存在的一個活的見證。
  • (shown)兒時編織故事的靜止時光,少時狂索知識的生命探求,蓄積成金士傑源源不絕的創作之泉。像是歷史上修煉的苦行僧,也像追求真道的詩人,不管外在世界如何快速運行,金士傑以他一貫中等偏慢的速度,掀開了臺灣舞臺劇歷史新頁。
  • 當代傳奇劇場應邀參加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演出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李爾在此」,精湛演出不僅獲得觀眾熱烈迴響,並獲得「泰晤士報」等媒體好評,讓台灣表演藝術在國際發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