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偉的夢想 全球品格教育動畫電影

張天泰(大學講師、文字工作者)
font print 人氣: 253
【字號】    
   標籤: tags: , ,

您是否曾看過迪士尼公司《美女與野獸》、《獅子王》、《花木蘭》、《阿拉丁》等動畫影片?而您是否有注意到,這些動畫製作團隊名單中都有一個華人藝術家名字在上頭,他的名字是「劉大偉」……

劉大偉為康多影業(KenduFilms)創辦人,目前他所正為全球品格教育創作一系列童話《夢中的巨葉》、《火魚》,和《喬丹的訪客》,並正著手拍攝成動畫電影。劉大偉表示,他創作自己的童話劇本是從1995年參與製作電影《獅子王》的時候便開始。

這次推行的童話系列繪本中的第一部《夢中的巨葉》,就是基於「挪亞方舟」的故事,講述一個叫康多(Kendu)的小狐狸,夢到一片在大海上漂浮的巨葉(方舟),於是開始長途跋涉去尋找「夢中的巨葉」,最後得救的故事。《夢中巨葉》除了以繪本方式呈現,故事將被拍成動畫電影,一部由華人動畫家創作的好萊塢動畫也即將問世。

愛與勇氣的啟思故事

劉大偉13歲就離鄉背景從台灣移民到美國。一般華裔學生在美國皆以學科成績優異而聞名,身為華人的他,常自嘲小時候自己成績總是拿到D,用中文成績換算是丙的學生。他認為:「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就是希望小孩把書讀好就好,其他事都無所謂。但其實做人比讀書更重要,現在國際社會遇到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就是各國的品格教育發生了問題!」

他創作的一系列童話繪本之所以取材於12個聖經故事,目的就是要以平易近人、深入淺出的方式用聖經故事來教導孩子品格教育。他希望以聖經故事做為基礎的童話繪本,在潛移默化中為孩子們樹立良好的道德典範,建立屬於孩子的正確價值觀。由於現在孩子的品格教育出了問題,如果活在一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沒有是非對錯與道德標準,該如何教導小孩子何謂品格教育,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或者什麼是道德標準?例如打籃球,如果沒有籃框的話,那該怎麼打!

劉大偉還指出:「因為聖經故事中所展現的生命價值,其實是我們孩子品格教育的根本,在日常生活的學習當中,孩子所需要的品格教育、人生價值觀,自我肯定感,都是可以由聖經故事獲得啟發。所以我創作這一系列童話繪本的原因,是要讓小孩子知道他的真正價值不在於考試分數,或者旁人外在的評斷眼光,而是要讓孩子知道,他在上帝眼中是一顆獨一無二的美麗鑽石,是一個無價之寶的生命創造。所以讓小孩子從小認識上帝,以後等孩子長大成人,我相信這孩子以後不論做什麼,他都是一個心中有愛、充滿勇氣,很有自信的一個人才。」

黑暗中發光的螢火蟲

劉大偉常比喻自己是個在黑暗中努力展翅發光的螢火蟲,但劉大偉所點燃的生命之光,已照亮並感動著當時與他對談的我。《夢中的巨葉》繪本以及品格教育動畫電影的製作,正是劉大偉用雙手為全球品格教育繪上愛與希望色彩的最好證明。

據我所知,劉大偉為了全球孩子的品格教育動畫電影製作,後來放棄年薪超過數百萬台幣的迪士尼動畫師工作。他為了助人的夢想而自我犧牲一般人較重視的經濟來源,讓一切重頭開始,自己開工作室製作提倡全球品格教育的動畫電影。我想現在的他,早已用行動來說明他想透過動畫電影來傳達的教育理念:「希望在全球世界各地的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心中有愛、充滿勇氣,很有自信的一個人才」 。

劉大偉小檔案:
做為傑出華人動畫家、插畫家,劉大偉曾參與美國名導演暨製片人喬治‧盧卡斯(George Walton Lucas Jr)創立的「工業光魔特效公司」及「華納兄弟公司」繪製工作,同時並為美國《時代雜誌》、《華爾街日報》、《商業週刊》等刊物繪製插畫。而劉大偉的油畫、插畫作品也在國際上享有高度評價,這個才華洋溢的天之驕子,更贏得「迪士尼動畫電影」的慧眼識英雄,特邀他參與《美女與野獸》、《阿拉丁》、《獅子王》、《花木蘭》等動畫長片的繪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桃園市公所、桃園國小共同舉辦的「桃園市慶祝升格縣轄市四十周年、品德文化教育推廣示範觀摩」活動,10日上午在桃園國小中正堂舉行,市長蘇家明親自頒發「桃園市品德文化藝文競賽」各小學參加書法、繪畫比賽獲獎學校,吸引包括市轄內24所國小教職員、里長、代表等近二百人參加觀摩,也為桃小校園內新增品德情境藝術,名為「慈孝園」進行揭幕,現場熱鬧且隆重。
  •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棒球為台灣國球運動,假球事件讓眾多球迷失去信心,教育部表示,為了挽回棒球的熱情,將從教練的品德教育著手,為了保護選手,也會限制比賽用球數,避免過度使用造成傷害,也不能因為比賽而影響學業,避免有些選手課程進度嚴重落後。
  • (大紀元記者林萌騫台灣南投報導)信信義鄉久美國小全校僅有80位同學,歷任校長皆積極推動品德相關課程。2010年開始全校師生推動小額捐助活動,1年有成,28日舉行捐贈儀式。此一活動除象徵破除原住民僅被動受助的形象外,更希望將「感恩惜福、回饋社會」的觀念深植到每位學童的心中。
  • 唐寧日前到尖沙咀文化中心出席「遏止兒童及青少年色情人口販賣」運動簽名移交儀式。體型纖巧的她事實上初為人母不久,她笑言兒子才三個月大,尚未擔心到兒子會有誤交損友或染上色情的問題。她坦言不會給兒子壓力,但定會灌輸兒子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學習尊重他人,明辨是非。
  • (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桃園市公所為慶祝100年父親節,6日上午於住都大飯店舉辦「2011爸爸真好-桃園市模範父親表揚大會」,市長蘇家明頒發刻有「明倫教孝」獎牌以示肯定與推崇,115位受獎名單中,黃群英、許文斌、鄭書烈等三人,代表桃園市接受縣府表揚。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