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挽救欧元危机 先切割希腊

人气 4

【大纪元2011年09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王添财编译报导) 《经济学人》杂志在最近一期发表的文章中直指,对于欧债危机应该立即纠正的是:各国消极地紧缩预算和政治人物矫饰拖延切割希腊,拖累了具偿债能力的国家,导致市场信心匮乏,银行业岌岌可危。文中也建议了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没人愿意见到欧元区分裂,那样代价太大了。欧洲领导人们一次次会商、一次次信心喊话,却不见足够的决心解决问题,加深了市场的担忧。欧元已岌岌可危,欧洲的情势不只影响欧元,更关系到欧盟未来和全球经济的健康。

文章中呼吁,欧元区各国政府高度凝聚共识,以密集的金融措施挡住债务危机,并完善治理欧元基础。认为这是目前唯一遏制恶性循环的方法。

文章中并进一步提出四项必须得做的事情。第一,弄清楚哪些欧洲政府仅是流动性不足、而哪些则是无力还债。对有偿还能力的,应给予全力支持;对无力偿债的政府,则促其重整债务。

第二,支援欧洲银行业,以确保其有能力撑过主权违约。第三,欧元区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改弦更张,从倚赖预算删减转向为设法刺激经济成长。最后,着手设计一套机制,避免类似混乱再次发生。

上述最后一项得要较长时间的立法投票决议。但前三项可于短时间内完成,也许就一个周末时间,市场没有交易时,即可订出明确目标,欧洲政府和中央银行齐力一举铲除政府财务积弊、银行脆弱体质、经济低迷成长等一环扣一环的问题。

目前欧元区的因应方式,过度依赖紧缩财支和推拖矫饰。大幅的删减预算被视为首要措施,结果导致税赋增加和开支减少。这种集体大幅紧缩财政导致自我挫败,使疲弱的经济陷入衰退,使市场更加忧虑政府债务和欧洲银行。仅是删减预算没法安抚市场。

意大利和西班牙被逼到险境边缘,原因不是突然财务恶化,而是投资人担心两国会被迫债务违约。

文章指出,市场信心丧失,归咎于政客的矫饰推拖。欧洲领袖一再否认希腊无偿债能力,拒绝将希腊与其他如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有偿债能力、但欠缺流动性的负债国分清界线。借口说若让希腊重整债务,将引发冲击。但不面对现实,已经伤害其他偿债国。

与其一昧的紧缩开支、矫饰拖延,更牢靠的救援方法应从刺激成长和无可避免的债务重整开始。欧洲必须清楚判断,欧元国的问题有程度之分──最糟的希腊明显已无偿债能力,应循序债务减值,集中资源在其他能救的国家,以制止危机蔓延。文中甚至主张,七月峰会决定对希腊第二轮的救援计划应扔掉重写。

如何避免危机扩散?希腊违约不但危及自身,也威胁到许多银行,这周市场已将矛头指向法国银行。欧洲领袖需承诺金援欧洲银行业,这要花点时间;再者是坚定支持有偿债能力的国家政府,这得立即行动。

关键时刻,欧元区老大哥德国必须强出头。德国民情不太支持欧洲央行当负债国的靠山,但欧元区四分五裂的后果更糟。德国总理梅克尔应该对选民说清楚。

欧洲如果要进一步迈向财政联盟,得修正所谓的“民主化预算编列”,要规范不良政府任意膨胀财政。荷兰曾建议对这类行为行使否决权,默克尔也提过赋予欧洲法院规范权力。

相关新闻
欧元危机延烧 恐波及意比
欧债危机恶化 金价涨
应付欧元危机  欧盟机制失灵
欧债危机持续 波兰:祸殃欧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