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在的金字塔(24):亞洲

意文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寧夏銀川:西夏王陵東方金字塔

坐落在寧夏省銀川市西郊的賀蘭山下,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跡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的西夏王陵建築群,有「東方金字塔」的美譽。與北京的明十三陵、河南鞏縣宋陵相當。

在方圓53平方公里的陵區內,分佈著九座帝陵,253座陪葬墓,9座王陵每一座都是一座獨立完整的建築群體,它坐北朝南,呈縱長方形,莊嚴肅穆,高大雄偉。

西夏王陵內現存9座帝陵,為裕陵、嘉陵、泰陵、安陵、獻陵、顯陵、壽陵、莊陵、康陵,坐北面南,平地起建,按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廟次序。左為昭,右為穆;父曰昭,子曰穆)葬制排列,形成東西兩行。有253座陪葬墓。

北端有一處三進院落建築遺址,為陵邑(或宗廟)。東部邊緣有磚瓦窯、石灰窯遺址,為陵區窯坊。

西夏王陵吸收唐宋皇陵之所長,又受到佛教建築的影響,構成了中國陵園建築中別具一格的形式,規模宏偉,佈局嚴整,每座帝陵由闕臺、神牆、碑亭、角樓、月城、內城、獻殿、靈臺等部分組成。

西夏王陵每座帝陵陵園均是一個完整的建築群體,佔地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

3號陵園是9座西夏王陵中佔地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面積15萬平方米,考古專家認定其為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泰陵」。

東方金字塔非八角塔基 為中原陵墓所未見

在對3號陵園發掘前,專家都認為「東方金字塔」建築為實心夯土臺、八角錐形,上部層層內收呈七級。後來發現陵塔不是八角形的,是圓形塔基,大體直徑有34米左右,塔基上面是七層或五層將來測量後才可見分曉。

底層略高,往上層層收分,是塔式陵臺,為夯土實心磚木混合密簷式結構。沒有發現有登臨頂端的任何形狀的階梯、踏步,角闕附近也僅發現大量的磚瓦及脊獸殘片,而未發現明顯的方木支撐結構。由此認定角闕之上應為一種實心的,用磚瓦、脊獸壘砌的高低錯落的塔式建築,而絕非可以拾級而上的庭臺樓閣。

墓區出現的整個中軸線顯示出西夏陵獨有的特點:墓道正對著獻殿,和獻殿是整個連接起來的,這是頭一次發現。很可能與西夏人的信仰觀念和鬼神崇拜有關。

西夏史考古首次發現神秘「鳥人」

2000年4月30日,考古隊隊員在對3號陵園的清理發掘中,在陵園的東北角闕,發現了一尊造型完整的人面鳥身的「鳥人」。經考古專家認定,這是《阿彌陀佛經》中記載的「迦陵頻伽」,漢語譯作妙音鳥,是喜馬拉雅山中的一種鳥,能發妙音,是佛教極樂世界之鳥,它們應是佛教建築上的裝飾物。這是西夏史考古的首次發現。

西夏王陵成為人們瞭解西夏歷史、探尋西夏文化的一處重要文物區。黃土夯築的西夏王陵,歷經上千年滄桑歲月,加之自然風蝕、人為破壞,雨水沖刷形成的空洞、洪溝有的深達兩米,嚴重威脅著王陵安全,墓遺址進入大面積坍塌危險期。(待續)

--摘編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有人說,正如義大利境內的金字塔遺跡,它是古羅馬人從埃及戰役回歐洲後,建築起來的獨特宗教建築。
  • (shown)科學家表示,該金字塔距今有5000年歷史,顯示了早期烏克蘭曾有高度文明存在。
  • (shown)有學者猜測,這座海底金字塔可能是長期生活在海底的亞特蘭堤斯人建造的。
  • (shown)此建築物是美索不達米亞同類建築中保存最好的。據說這座神塔是《聖經》中通天塔的原型。
  • (shown)考古學家在古城周邊發現了一套有著3000年歷史的水過濾系統,通過多級沉澱和沙濾以得到乾淨的水源,令人讚歎。
  • (shown)埃及金字塔、瑪雅金字塔和柬埔寨吳哥窟中類似金字塔的建築,雖然建造的時間前後相差了幾千年,但是建築理念上都驚人的相似。
  • (shown)婆羅浮屠是全世界最大的佛教遺址,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以及柬埔寨的吳哥古跡相媲美,合稱為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觀。
  • (shown)地質學者表示,這一系列由一公尺高的石塊組成的巨大台階,是一種階梯式金字塔。然而鋒利的階梯斷面是無法合理解釋為自然產生的。
  • (shown)覆蓋物清除後,看出坡面是一塊塊岩石,明顯是由人為堆砌而成,非是自然產物。
  • (shown)英國的猶太裔學者、探險家拉爾夫.伊利斯認為埃及的金字塔並不是法老墓,而是以崑崙山脈主峰為模本建造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