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促歐美優先刺激經濟

【大紀元2011年09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沈玉清綜合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在週日的專訪中表示,歐洲與美國應當考慮在情況允許時刺激經濟增長,以免信任危機重創全球經濟。

德國《明鏡週刊》在專訪文章中說,拉加德希望歐洲國家重新考慮如何執行其緊縮開支政策,改為推動經濟長期增長。

拉加德說:「就歐洲而言,我們建議各國根據情況的變化發展調整各自的撙節計劃,同時考慮出台措施推動經濟成長。」

說到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拉加德認為該國的財政狀況正在穩步恢復,暗示德國政府可能已作好準備在經濟出現滑坡時出台刺激措施。

拉加德亦重申,歐洲銀行業應提升本身的資本水平。

至於美國,拉加德認為,只要該國能夠制訂長期的減赤方針,短期內毋須削減開支,從而可刺激經濟。

全球製造業活動降溫 經濟復甦希望轉淡

根據上週四公佈的系列調查,8 月全球製造業活動似乎陷入掙扎,下半年經濟復甦的期望,因此更趨黯淡。

據鉅亨網報導,採購經理人調查指出,亞、歐、美製造業活動和訂單水平,均創下 2009 年中以來新低。

數據表現差,讓人難以樂觀認為全球經濟很快能從今夏美債上限和歐債雙重危機中復甦。

摩根大通編纂的全球採購經理人指數PMI,8 月份從前月的50.7 掉到50.1,顯示製造業年初的成長動能,已難延續。

製造業面臨挑戰,在亞洲也很明顯,中國PMI小幅成長,但遠低於快速成長的水準。日本受 3 月天災衝擊,PMI 降到 3 個月新低;南韓、台灣也大幅下滑。

歐洲製造業放緩已蔓延德、法兩大國。歐元區外的經濟體也無法倖免,瑞士、瑞典和英國 PMI 都往下掉;英國8月指數降到 49,出口訂單和產出均創 2009 年 5 月已來新低。

全球 PMI 唯一的亮點是,製造商採購和銷售價格壓力都減輕,央行緊縮貨幣政策的壓力緩和,擴大非正統政策刺激的機會也升高。

若衰退來襲 或促使FED採取更大膽舉措

路透社消息,美國8月就業崗位呈現零增長,令衰退擔憂重燃,奧巴馬政府和美聯儲面臨更大壓力,需要採取更多激勵措施以扶助疲弱的經濟。

日趨暗淡的經濟前景,正迫使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官員在幾乎耗盡的政策錦囊中空前深入翻索,並考慮一些直至近期還被認為是激進的措施。

美國經濟若再次下行,或將促使決策者採取大刀闊斧的舉措,來為利率政策方向設定具體的經濟條件。

8月非農就業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在衰退邊緣徘徊,投資者當前期待美聯儲9月將有所行動,很可能是採取進一步措施來壓低長期利率。

設定明確的經濟狀況目標,有一箭雙鵰之功,既增加政策目標的透明性,又僅僅需要口頭承諾而不用立即進行資產購買這個存在爭議的步驟。

「下一步將是劃定失業以及通脹的標準和數據化目標。」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紐約聯儲顧問Mark Gertler稱。

上述措施可以幫助經濟暫時容忍更高的通脹率,減少企業和消費者的債務負擔,並通過壓低美元給予他們額外的支出動力。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埃文斯一直在為物價目標積極造勢。在採訪中,其暗示美聯儲為刺激就業,應允許通脹率最高昇至3%。

但若聯儲主席伯南克選擇這條路線,則可能面臨來自強硬派決策者的反對,他們擔憂通脹率一旦上揚就可能失控。

上個月美聯儲採取史無前例的措施,稱預計將維持利率在近零水準至少兩年,試圖給長期借貸成本施加下行壓力,但經濟活動看起來仍是病怏怏的模樣。

責任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倫敦豪宅漲 成財富避風港
印度經濟發展速度放緩
全球疲軟 南韓工業生產增速降
金磚四國自顧不暇 通貨膨脹致相繼升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