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存一萬虧190 大陸銀行業暴利印鈔機

人氣 4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王量、李平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新近公佈的銀行業績快報顯示,大陸銀行利潤奇高,被比喻為超級「印鈔機」。而對民眾來說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人們發現自己怎麼也跑不贏CPI:一萬元存定期一年,到頭來虧損近200元。

有業內人士認為,大陸銀行的高利潤源於銀行利用壟斷地位,靠高利差賺錢。專家呼籲:銀行應該用利潤補貼居民儲蓄。

銀行成超級「印鈔機」

12日,據大陸興業銀行公佈的2011年業績快報顯示,該公司營業收入597.58億元,同比增長37.5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5.1億元,同比增37.74%;利潤總額336.57億元,同比增40.21%。

此前,浦發銀行披露的業績快報也同樣「成績亮麗」。浦發銀行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674.97億元,同比增35.3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272.36億元,同比增42.02%;每股收益1.46元。

而大陸民生銀行的利潤更是令人咋舌。雖然民生銀行還沒有透露2011年的年報情況,但是,根據三季報數據,民生銀行去年前9個月淨利潤增長64.4%,至人民幣213.9億元,僅第三季度淨利潤增速就高達80%,超過同期國內其他銀行的業績。

對此,大陸媒體12日發表一篇報導,稱銀行利潤奇高,銀行成超級「印鈔機」。

年存萬元虧190元 民眾:跑不贏CPI

據《廣州日報》報導,12日,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CPI比上年上漲5.4%。這不僅僅高於年初設定的4%目標,而且吞噬了幾乎所有投資人的賺錢夢想。

報導稱,在2011年,如果你將手裡的一萬元投資白銀,去除通脹因素、匯率因素後,虧損額是2,040元;如果買了黃金,賬面上虧損額219元;如果投資中國上證A股,最後手裡只剩下7,292元;而這些都還沒計算交易成本。如果投資者甚麼也不買,把錢存一年定期,一萬元也會虧190元。

實際上,大陸百姓已持續22個月負利率——也即一年期定存利率連續22個月低於同期CPI漲幅。

有中國民眾在微博上表示:「媽媽說,她年初訂了兩份報紙,共花了180元。到年底的時候,這兩份報紙賣廢紙共收入206元,折合年化收益率為14.4%。這可比銀行存款利率和CPI的漲幅都高不少。估計就算炒股也不會比這個收益率更高。投資賣報紙吧!」

高利潤源於高存貸利差

大陸銀行的高利潤源於哪裏?

大陸理財師施先生向大紀元記者表示:「(大陸)銀行的高利潤源於銀行利用壟斷地位,通過高的存貸利差賺錢。」

據施先生分析,由於大陸股市持續低迷,房地產風險增加,民間資金大量投入銀行。在中國利率管制的情況下,目前大陸銀行存款利息低,存貸利差很大。儲戶因此被迫承受著負利率,導致民間高利貸興起。

據瑞銀證券的一份分析報告稱,興業業績大幅增長主要源於在存貸利差、同業及債券等資金業務上息差大幅提升,拉動整體淨息差在去年四季度大幅攀昇。

法國興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商業和個人銀行業務總經理畢鵬飛介紹,在歐洲的商業銀行內,存貸差常年保持在1%~2%,台灣地區僅在1%。而在中國大陸,按照中國央行規定的存貸款利率差,以一至三年期為例,利差就在3個百分點以上。

包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而誠透露,美國銀行業的收入大概70%甚至更多一點是所謂的中間業務,而不是對公的業務,中國銀行業現在大概80%的收益來自利差貸款業務,包括零售業務。

專家呼籲銀行用利潤補貼儲蓄

2011年全年,中國大陸CPI比上年上漲了5.4%,超出年初4%左右的調控預期目標。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這說明當前大陸面臨較為長期的通脹壓力,勞動力價格、資源價格等成本推動壓力將在較長時期內存在,價格調控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

《環球財經》雜誌總編輯向松祚認為,高存貸差造成了儲戶與貸款者雙重不滿意,儲戶被迫承受著負利率,而貸款者也要承受著高融資成本。

向松祚稱,整個中國銀行業有這麼幾個大的問題:第一個就是儲戶不滿意,北京大學做過一個統計,2002~2008年中國儲戶為銀行補貼了7200億元;第二是企業不滿意,企業現在承受著非常高的利率,另外高利貸的利率難以想像,像溫州等地區達到了百分之二百以上;第三是股東不滿意,很多銀行的分紅率都處在 3%以下;還有一個是社會不滿意。

大陸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鄭新立明確提出,銀行賺的這些錢,利潤那麼多,應該拿出2個點補貼給居民儲蓄——去年居民儲蓄存款負利率是2%。

(責任編輯:江啟明)

相關新聞
吉林兩黑客網上盜竊韓國4.5億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全保 吳敦義允延至明年底
中國4月CPI增2.8% 銀行存款成負利率
恆豐銀行存款FDIC保險上限25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