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學生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是啥樣的?

人氣 4

【大紀元2012年01月16日訊】外國學生對他們身邊的中國留學生是個啥印象?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幾名學生,講述了他們對自己接觸的中國同伴的印象。

中國留學生可分為三類

據中國網報導,卡羅琳‧哈維來自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現就讀於英國威爾士大學。她住的學生公寓樓裡有5個中國人,從本科生到博士生一應俱全。

在卡羅琳眼中,中國留學生也要細分成至少3類;願意接受並嘗試融入西方社會的;有些牴觸但仍努力改變的;徹底將自己隔絕在一個小團體裡的。她說,同住的中國學生中有些非常西化,聽英國樂隊、開寢室派對和外國學生交朋友。但有些就很封閉,從來不參加集體活動,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卡羅琳認為這和他們出國前的經歷有關:「比如那個很少和大家交流的男生,應該是第一次出國還不適應國外環境,加上語言障礙,就乾脆把自己給封閉起來。」

她還說:「他們大都很友善,和其他國家學生沒甚麼不同。一樣愛笑愛鬧,喜歡朋友聚會,噢,惟一不同就是他們都特別熱衷做菜!」

用功狂

艾柯‧范格羅寧根來自荷蘭第二大城市烏特勒支,現就讀於英國威爾士大學。在艾柯看來,中國學生幾乎就是「用功狂」的代名詞。「我們班有兩個中國女生,每次老師開出的長長一張書單,能認真看完的,大概全班也就只有她倆吧。」他感慨道,「不過,總分卻還是我更高,因為她們從不參加課堂討論,那也占分數的 50%呢。」

艾柯認為中國學生普遍家教嚴格。他對某次去一個中國朋友家做客的經歷印象特別深刻:「他家真是一塵不染,進門脫了鞋還要整整齊齊地擺放好,我坐在客廳就覺得渾身不自在,都不敢大聲說話了。」

語言是他們的最大障礙

薩科斯‧歐哈來自印度首都新德里,在英國威爾士大學就讀。她和3名中國留學生共租一個房子,遇到了一堆讓她頭疼的問題。

薩科斯認為其中最大的問題是語言——中國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實在讓她沒辦法很好和他們溝通,也因此產生了許多誤會。「當我被告知他們從小學就開始學習英語時,我簡直太吃驚了。」薩科斯說,「因為他們的口語能力完全不能正常對話,更別說討論問題了。」

就是因為語言障礙,她和同住的一個中國男生特別不和。「我負責電費水費等各種賬單和採購基本公用物品,比如衛生紙和清潔劑。但那個男生,無論我跟他說多少遍,就是不肯出湊份子的錢。他說他會用自己的衛生紙,真是把我給氣炸了!」但她後來發現,其實並不是那個男生蠻不講理,而是他根本就沒明白她的意思,經過另外幾個中國學生轉述,這個男生才瞭解了狀況,補上了該繳的錢。

「我們都是在一個陌生國家,都需要適應新環境,他們的語言有障礙會更困難些,這我都理解,但至少要努力。」薩科斯說,「就拿我的合租者來說,有兩個女生一直在嘗試和我交流,還給我帶來中國綠茶,她們的語言進步就很快,比剛來時好多了。可那個男生,見面連招呼也不打,除了固定的兩個中國同學之外,根本沒有別的朋友,這樣怎麼可能有進步呢?」

「他們特別愛熱鬧」

威廉‧巴萊特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現任職美國某投資公司。在大學期間,他已學習了3年漢語,積極參與學校華人團體,結交了許多中國朋友。他說:「每當有意見分歧的時候,我希望可以大家擺上檯面來公開辯論,而他們卻總是希望檯下解決,避免衝突。另一個讓我很困擾的細節是,他們總臨時改變計劃,比如一個會議的時間地點,明明早就定好了,但都會突然變卦。」

他還說:「他們特別愛熱鬧,會花很多時間來和朋友、家人相處,一起聚伙吃飯,一起打牌開派對。不像我們美國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比較冷淡。」

(責任編輯:李曉宇)

相關新聞
中國留學生暴增  與美國本土亞裔爭入學名額
中國留學生見習美國選舉制度  大開眼界
加大教授:發現神韻 讓人興奮
中國留學生:看到神佛滿天 我流下眼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