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藝術入門》—創作篇擷選

相聲的創作(五)

人氣 46

要善於組織「包袱」(續)︰

‧從矛盾衝突和人物性格特點上挖掘、提煉「包袱」


生活中引人發笑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一個下意識的動作,一句俏皮話,一個玩笑,都會招人一笑。但是,相聲中的「包袱」所引起的笑,是做為刻劃人物和表現主題的一種手段,並非單純為笑而笑,以免走向低級、庸俗的歧途。

所謂健康的相聲需使觀眾笑得自在,笑得有意義。這樣,我們的包袱必須從內容出發,從情節發展中去找包袱,從人物的活動中去找包袱,從作品的矛盾、衝突和人物的性格、特點上去挖掘和提煉包袱。

「包袱」的幾大忌諱

在組織包袱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忌露~

「露」,用相聲術語說就是「刨」。所謂刨,就是在抖包袱之前「露底」。我們在組織包袱時,首先必須鋪平墊穩。在鋪墊時,特別注意不要洩露「秘密」,這個秘密就是包袱的「底」。如果先露了底,包袱就響不了了!因為已無法「出乎意料之外」。

2. 忌厚~

「厚」,用相聲術語叫「皮兒厚」。這是指包袱抖開之後,觀眾一聽開始不明白,要思考一下才明白,這樣的包袱叫「皮兒厚」。反之,一聽就明白的,叫「皮兒薄」。相聲組織包袱時,忌厚。厚了,觀眾聽不明白,笑不起來;等思考明白過來,火候過了,想笑也笑不出了。因此,凡是內容幽默、風趣、有意義、皮兒又薄的「包袱」,就逗人聽,也表示包袱組織得成功。

3. 忌重~

「重」,相聲術語叫做「咬住不撒嘴」。ㄧ個「包袱」抖開響了,既皮兒薄又意味深長,那就達到了目的,不必再往下重複或故意拉長。如果老是沒完,聽眾就膩了,胃口也倒了。我們在寫包袱時,要恰到好處,點到就放手,不要咬住不放。

我在開始學習寫相聲時,喜歡「咬住不撒嘴」,現在有些業餘作者也喜歡這樣做,有的還認為這樣笑料更多,實際上適得其反。如果說包袱多,可選擇最理想的,其它只有忍痛割愛了;「少而精」比「多而雜」要強得多,這是我們應當共同記取的。

4.忌俗~

「俗」是指內容庸俗,語言粗野。傳統相聲中有許多是從笑話發展來的;內容有的以嘲弄為主,像是嘲弄聾、啞、跛、麻、瞎這些有生理缺陷的人,或是針對婦女及地位卑下的階層逗笑,或使用一些行話、黑話、下流的話罵人取樂,這些都是今天寫相聲所不能允許的,需要堅決摒棄。所以我們應該寫出內容清新,語言幽默的作品,絕對不能靠刻薄或損人來增加笑料。

﹙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