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醫治療胃脘痛

鄧正梁

(Fotolia)

人氣: 544
【字號】    
   標籤: tags:

現代醫學所描述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皆屬於中醫胃脘痛的範疇。

胃痛,中醫稱為胃脘痛,是指上腹靠近心窩處疼痛的症狀。《黃帝內經》中指出:「脾,……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描述了消化功能受影響時表現的諸多症狀。

胃痛的發生原因,中醫首先考慮的是寒熱問題。外感寒、熱、濕等,內客於胃,皆可導致胃脘氣機阻滯而疼痛,尤以寒邪為最,《黃帝內經》中指出:「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絡引急,故痛。」

再來是飲食不節、過飢過飽、五味過極、辛辣無度、肥甘厚膩、飲酒如漿等,都容易蘊濕生熱,傷脾礙胃,如明代虞摶編著的一部中醫綜合性著作《醫學正傳》中指出:「縱恣口欲,喜好辛酸,恣飲熱酒……復餐寒涼生冷,朝傷暮損,日積月深……故胃脘疼痛。」

情緒不暢也可導致胃脘痛,憂思惱怒,胃失和降而胃痛。再來就是素體虛弱:胃為倉廩之官,運化失職,中陽不足,中焦虛寒,失其溫養等也會導致胃痛。

中醫治療胃脘痛以理氣和胃為主,辨別寒熱虛實,對症下藥;如惡寒喜暖,口淡不渴喜熱飲,需要溫胃散寒,常用高良薑、吳茱萸等溫散寒邪;噯腐吞酸,腹脹拒按,此屬飲食傷胃,需要消食導滯,可用神麯、山楂萊菔子等;若遇惱則痛,喜長嘆息,此屬情緒傷胃,需疏肝解鬱,常用柴胡、鬱金、香附等。

胃脘疼痛起初多單一病因,但病久可能多種病因相互作用,導致病情複雜。但脾胃為人體上下升降氣機之樞紐,胃失和降是胃脘痛最重要的病因;胃痛日久容易產生嘔吐、反胃、噎膈等變症,因此疏肝和胃,再加上現代醫學上所說的一些制酸劑,如海螵蛸、海蛤粉等,常可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本文作者為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