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毫芒雕刻 世界最小鎏金龍僅1.2公分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綜合報導)臺灣毫芒雕刻家陳逢顯,31年來累積近120多件創意作品,今年適逢龍年,陳逢顯特別設計、雕刻世界最小的鎏金龍迎接龍年。這件立體雕刻作品是以樹脂、鎏金混合媒材表現,身具黑、金二色,金龍栩栩如生,製作細微,龍口還含有1顆小龍珠,長僅1.2公分、寬0.9公分、高0.6公分,費時3個月才製作完成。

世界最微小雕刻鎏金「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吉祥圖騰,也是中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徵。陳逢顯希望「龍」吉慶的象徵,為2012年帶來新的展望與期待。他以銳利的美工刀、細尖的鋼針,在高倍放大鏡下雕刻,創作鎏金龍先構思飛龍的型態後,以樹脂創作較大隻的龍,以測試、修正龍的體態與美感。他表示,最困難是龍鬚、龍爪、龍張著口要表現很生動的樣貌,一不小心龍鬚就會斷裂,前功盡棄。


毫芒雕刻師陳逢顯雕刻出世界最小的立體鎏金龍(攝影:宋順澈/大紀元)

陳逢顯說,整隻龍的外形雕刻好後,上金箔也是一個技術,他是以尖細的夾子,將每一小片的金箔仔細壓貼為小金龍上色。創作過程完全不能急,因作品極微細小,雕刻及鎏金壓貼必須注意吸氣閉氣,手部操作要很穩,鎏金太多會遮住龍的外觀,鎏金太少顏色無法凸顯精雕細琢;且不能全部都貼上金色,部分以黑色生漆上色。

在陳逢顯個人博物館裡,已經收集了超過120件毫芒雕刻,他先嘗試雕刻兩隻大的龍,抓到感覺之後再雕刻小龍,但完成這隻小龍過程當中,還失敗了10幾隻,他說:「這隻鎏金龍的完成非常不容易!」

毫芒雕刻 要有一顆堅持的心

陳逢顯為了降低失誤,他學會屏息、吸氣、閉嘴的要訣,調勻呼吸的節奏,增強手部、身體的穩定性。相較於一般藝術創作,毫芒雕刻更要求創作者心靜且定,才能氣定神閒,凝神創作。陳逢顯說,自己從事毫芒雕刻的過程與「神射手請教射箭的秘訣,神射手叫他一直盯著一根牛毛看,如果可以將纖細的牛毛看成如牛隻大小,就是成功之日的故事」相當類似,原來極為細小的物品,長期盯著它看,竟也跟正常物品大小一般。

陳逢顯說,毫芒雕刻最大的困難是,在微小的東西上雕刻,一刀下去往往就代表一個輪廓一個比例,要拿捏得非常好,否則就前功盡棄,這需要有很好的素描和書法根基。這個行業因為很辛苦,要耐得住性子,要吃得了苦,還要有一顆堅持的心。

微小領域無限寬廣

他的創作品吸引不少收藏家願出高價收購珍藏,但陳逢顯不為金錢所動,一件也不賣。他表示:「作品得到肯定固然很高興,但是一旦被私人收藏,別人就無緣見到,而且牽涉到商業行為,市場性難免牽制創作的自由與純粹,如此便失去創作的趣味性。」「微小領域,無限寬廣,永遠挖掘不完,生命的智慧盡在其中,每完成一件作品,都是一個驚奇,而且作品完成剎那間的滿足感,是再多金錢也無可替代的。」

陳逢顯1956年生,年輕時研習工筆美術、毛筆書法,在中央印製廠擔任紙鈔凹版雕刻師,因緣際會下接觸雕刻鋼板用的特殊工具,閒暇之餘,他拿起雕刻鋼版的鋼針「刻畫」五角錢幣(比現在一元錢幣要小)大小的山水畫,同事見到大為讚賞,激發他從此投身毫芒雕刻的領域,陳逢顯自創細如毫毛的雕刻技術,深居簡出蟄伏十年,創作作品質與量達到其目標與期望,才開始陸續公開發表,他的作品屢破金氏紀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