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和平峰會落幕 聯合公報引關注

人氣 2132

【大紀元2024年06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為期兩天的烏克蘭和平峰會週日(6月16日)在瑞士落下帷幕。該峰會旨在為推動結束俄烏戰的進程創造儘可能廣泛的支持。93個與會國中有80個國家通過了聯合公報,呼籲將烏克蘭「領土完整」作為結束俄烏戰的任何和平協議的基礎。

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要求,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了在瑞士阿爾卑斯山度假村舉行的為期兩天的和平會談。沒有受到邀請的俄羅斯明確表示不想參加,認為這次峰會是在浪費時間。俄羅斯支持者中共則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缺席者。

綜合美聯社、路透社和BBC等媒體報導,峰會的聯合公報為在瑞士舉行的為期兩天的和平峰會畫上句號。這份有關該峰會的最終文件稱,《聯合國憲章》和「尊重領土完整和主權……能夠並將成為在烏克蘭實現全面、公正和持久和平的基礎」。

該文件重申了簽署國的承諾,即不對任何國家的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進行威脅或使用武力。包括烏克蘭在內的所有國家在其國際公認邊界內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原則必須得到尊重。

公報稱,簽署方還達成了其它幾項共識,包括應允許烏克蘭擁有自己的核電廠——包括被俄羅斯占領的扎波羅熱核電廠(Zaporizhzhia Nuclear Power Plant);俄羅斯不得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所有被俄羅斯非法帶走的兒童和平民必須被允許返回烏克蘭。

東道主瑞士總統維奧拉‧阿姆赫德(Viola Amherd)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絕大多數」與會者對最終文件達成共識這一事實「顯示了外交所能取得的成就」。

2024年6月1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人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結束後的新聞會上講話。(URS Flueeler / Pool / AFP)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會上稱讚,該峰會朝向和平邁出了第一步,並表示聯合公報仍歡迎所有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國家加入。

根據瑞士主辦方公布的名單,未簽署聯合公報的國家包括20國集團(G20)中的六個國家:巴西、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印度和印度尼西亞。此外,亞美尼亞、巴林、泰國、利比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哥倫比亞和梵蒂岡也沒有支持聯合公報。

奧地利總理卡爾‧內哈默(Karl Nehammer)在聯合公報發布前表示,預計最終公報的措辭不會獲得與會者的一致支持。

「在我看來,公報不會得到所有人的簽署,因為這又是一個具體措辭的問題,但即使是那些不簽署公報的人也都明確表示,他們的立場是相同的,即戰爭必須結束。」他說。

「越多的盟友說『事情不能這樣繼續下去』『這太過分了』『這越界了』,這也增加了對俄羅斯的道德壓力。」內哈默補充說。

與會國並不都是烏克蘭最親密的支持者,其中包括沙特阿拉伯和肯尼亞,前者的外交部長警告說,烏克蘭將不得不在這場戰爭中做出艱難的妥協,後者則公開反對最近對俄羅斯的制裁。

儘管如此,這次峰會凸顯烏克蘭仍然擁有其盟友的廣泛支持,也強調了實現持久停火所面臨的挑戰。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控制了烏克蘭約20%的領土。

荷蘭首相馬克‧呂特(Mark Rutte)表示,與會者在尋求實現烏克蘭和平方面是一致的。

「我們都知道我們才剛開始,和平之路的開始。」他說,「儘管我們在座的一些人對如何真正實現烏克蘭和平有不同的看法,但不要搞錯……我們在原則、價值觀和正義感方面有著共同的願景。」

「你不會入侵另一個國家。你不會綁架兒童。你不會利用世界糧食供應來玩弄政治。你不會危及核安全。」他說。

烏克蘭外交部長德米特羅‧庫萊巴(Dmytro Kuleba)在談到最終公報時對記者表示:「內容是平衡的,烏克蘭堅持的所有原則立場都得到了考慮。」

一些領導人提前離開,週日的會談的焦點是核安全、糧食安全以及衝突期間被俄軍從烏克蘭帶走的戰俘和兒童的返回問題上,尋求共同立場。

瑞士和烏克蘭組織者的一個核心目標是週日宣布後續峰會的主辦國。沙特阿拉伯被視為是一個受歡迎的國家。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烏克蘭奮力阻擋俄軍進逼 等待美國武器彈藥
烏克蘭獲准用美國武器打擊俄境內 北約呼應
烏克蘭:首次擊中俄羅斯最新Su-57戰機
烏克蘭曾予共軍莫大支援 總統曝中共背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