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之後 各界關注安全隱患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1月02日訊】 (大紀元記者陳怡然溫哥華報導)卑詩西北外海大地震過後,省內的一系列安全隱患問題再次成為焦點。除了原本漏油問題就難以解決的北方門戶油管計畫,一旦遭遇地震,引發的其他安全隱患難以避免。另外是地震高危學校的校舍修繕,更是引來教育局的一再關注。

北方門戶油管安全再引關注

大地震過後,北方門戶輸油管計畫出口港基提美(Kitimat)的居民不僅擔心漏油問題,還對可能會引發的山泥傾瀉非常擔憂。在這次大地震中,基提美的居民大多感到震動。而就在兩週前的聯邦環境評估小組公眾聽證會上,就有居民向恩橋公司提出對地震引發安全問題的質疑。
 
聯邦自然資源部曾披露,一旦該地區發生地震,最少將有兩處會出現重大的山泥傾瀉。地震專家認為,根本無法阻止油管在地震中破裂。
  
環保組織「道格拉斯水道監察」(Douglas Channel Watch)負責人緬金(Murray Minchin)亦指出,海嘯的巨大海浪可能會將運載原油的超級油輪衝到沿岸,威脅沿岸居民。
  
恩橋自己也承認,其安全設施不可能完全應付天災。

高危學校促省府速撥款

列治文教育局目前正在等待省府回覆,以決定是否會提升市內一些舊校舍抗震等級。
  
列治文教育局最近發布一份地震危險學校評估報告,將Gilmore在內的5所小學列為地震高危學校。而成立於1959年的Gilmore小學的高危程度更是從二級升為最嚴重的一級。
  
據悉,列治文教育局已經向省府提交報告,目前正等待回應。而省府會依據自己的評估標準,來決定是對這些高危學校進行修繕或是重建。例如,成立於1965年的烈治文Brighouse 小學曾被列治文教育局認為地震高危學校之一。經省府評估後,認為修繕費用高於重建費用,因此該學已於去年重建。

安全從自身做起

溫哥華市長羅品信提醒溫市居民,大地震給大家敲響警鐘,應提高防範意識。
  
羅品信表示,溫哥華也在地震帶範圍內,市府目前已設立六個緊急應變中心,培訓大量義工應付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市府還設有311專線,供市民查詢地震相關訊息。他呼籲市民和商戶應加強本地可能發生大地震災害的意識。
  
溫哥華應急計畫協調員Jackie Kloosterboer表示,從自身做起是抵禦災害的關鍵。她建議市民在緊急救生包中常備一週用量的不易腐爛食品、藥物、現金、寵物用品和多個聯繫人方式。她還提醒業主要加固房子的熱水罐,以防止在地震中傾斜。
  
加國和卑詩省也有多家機構提供地震相關資訊。包括:
  1. 紅十字會(www.redcross.ca/ready)可查詢緊急應變包等資訊;
  2. 卑詩省緊急應變系統(www.pep.bc.ca/hazard_preparedness/eart);
  3. 卑詩省地震須知和生存指引(hquake_preparedness.html);
  4. 卑詩省府緊急訊息官網(www.emergencyinfobc.gov.bc.ca/)
  5. 加拿大地震局官網(www.earthquakescanada.nrcan.gc.ca/)可了解官方地震訊息和加國地震歷史;
  6. 聯邦政府緊急應變訊息網站(www.getprepared.gc.ca/cnt/plns/index-eng.aspx)。◇

責任編輯:鄧琳

相關新聞
菲律賓發生3.8地震
蘋果人事地震 庫克時代來臨
蘋果高層地震 股價籠罩「低氣壓」
多數卑詩屋主不買地震保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