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經濟貧血 台學者:加強擴大內需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12年1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莊麗存台灣台北報導)今年10月主計總處第9度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GDP)至1.05%,由於出口萎靡已波及就業與消費,台灣經濟正陷入「貧血式成長」。雖然行政院持續推出各項拚經濟方案,但有不少台灣廠商仍看壞明年(2013)經濟景氣。政府應該要怎麼做才能提振經濟,改善就業問題?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台灣產業結構若不改善,出口短期內也很難改善,政府若想在現階段提振台灣景氣,他認為可以從「提振內需」開始著手,因為內需相對是可以掌握的,由於基本工資凍漲也造成內需減少,景氣要提升也就變得困難許多。

去年GDP達4.04%,主計總處10月公布「100年(2011)受雇員工動向調查統計結果」,雖去年前3季景氣呈溫和成長,但有近8成廠商未調薪,其中,又以服務業情況最為嚴重。

雖然由於產業大量外移、產業結構改變是造成薪資提升乏力最直接原因,而教育政策造成大學擴充過快、過量,也是影響薪資成長的重要因素。

企業做研發、品牌 改善產業結構

邱俊榮提到,目前還是有企業存在以低工資來維持生產、獲利,以降低成本,也是造成企業不願提高薪資的原因。他認為,要解決這方面問題,就是要讓產業結構改善、生產力提高,才有可能付比較高的薪資,要讓企業做研發創新、品牌行銷,而不只是只停留在做製造、代工生產。

可以給企業一些壓力,邱俊榮表示,壓力可從多方面著手,如調高基本工資讓企業改善產業結構,使廠商維持在競爭的狀態。若政府過於保護廠商,給予太多補貼,反而會造成企業沒辦法面對國際市場的競爭。

親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李桐豪日前爆出,他女兒大學畢業懂5國語言,然而日前求職卻只有2萬元薪水。李桐豪日前表示,台灣父母花很多精神培養下一代,但社會以不合理的方式對待年輕人,企業應拿出社會責任。

現在的問題是需求面停滯,才會有供需落差,邱俊榮認為,學生的就業能力被提升了,卻沒有適當的工作場所,他打比方說,就像是學校培養出「腦」,可是企業只要「肝」一樣,這種供需落差是造成青年失業的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韻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