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銀行體系讓人既恨又憂

人氣 3

【大紀元2012年12月10日訊】《華爾街日報》中文版近日在其題為《中國銀行體系:既讓人恨又讓人憂》一文中表示,中國華夏銀行從其客戶那裏籌集資金進行表外投資,這筆投資則被一家民營投資公司打包後借給一家典當行作為貸款,而這家典當行又將貸款貸給銀行因擔心信貸風險而不願為之提供貸款的公司,結果造成巨額損失。

報導說,華夏銀行向客戶出售規模達2,250萬美元的理財產品到期違約所帶出的複雜問題並未就此讓步,而這一鏈條上的部份客戶是用借入資金進行投資的。

華夏銀行的這筆理財產品要求最低投資門檻為50萬人民幣,而大多數投資者是富裕的VIP客戶,但產品到期違約還是讓眾多投資者遭受了巨大衝擊。銀行為了集資將理財產品兜售為儲蓄的高收益率代替品,而銀行也幾乎從不透露募集的資金如何投資,但似乎有大量現金被用於發放貸款。如果這些貸款違約,投資者則可能面臨資金損失的風險。

報導說,現年55歲的戴華娟(音)等20位投資者湊了1000萬元人民幣投資這款產品。戴華娟日前抗議說,如果銀行不還她錢,她想跳樓。

50歲的王強(音)月收入為5000元人民幣,他說他是代表父親進行抗議。他的父親在這款理財產品上投入了數十萬人民幣的資金。王強表示,老年人認為將錢存入銀行是安全的,而當投資期結束後到銀行取錢時卻被告知:錢都被虧完了。

12月4日,包括戴華娟在內的約50名抗議者聚集在上海陸家嘴金融區華夏銀行上海分行門外,他們站在銀行入口處兩座石獅之間,舉著喇叭高喊:華夏銀行,還錢!抗議者們為這款產品到期違約而舉行的抗議活動在當天已進入了第九天。

次日,戴華娟和王強參加了一個由華夏銀行副行長主持的一次會議,出席會議的都是非常不滿的投資者。會議結束後戴華娟說,華夏銀行稱該行正在進行調查,將在兩個月之內向銀行業監管機構匯報調查結果,之後監管機構將告知此事如何處理。

文章表示,有知情人士透露,華夏銀行起初表示,該行從未批准銷售這款理財產品,但上週在和大約十幾位投資者見面時,華夏銀行管理人員稱該行對這款產品的管理存在疏忽,並稱該行將提供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戴華娟說,他們希望銀行能承諾歸還資金,但銀行還沒準備這樣做。目前,華夏銀行沒有回覆《華爾街日報》記者的多次置評要求。

(責任編輯:徐亦揚)

相關新聞
德意志銀行將收購中國華夏銀行百分之十股權
中國華夏銀行與十一家台資企業簽訂融資意向
海外投資大幅虧損   中資銀行QDII普遍業績不佳
大陸鬧錢荒 逼出新一輪搶錢大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