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出門前飲酒渴望與夜生活暴力相關

人氣 47
標籤: , ,

【大紀元2012年1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黃阡陌澳洲編譯報導)澳洲最近完成了一項與酒精相關的夜生活犯罪方面的研究。 這項規模最大的研究發現,出門之前喝點酒的習慣,明顯促使在酒吧和俱樂部發生與酒精相關的暴力及傷害事件的增加有關。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心理學院的副教授米勒(Peter Miller)主持了該項名為「酒精相關傷害事件的防範與夜間經濟關係」的研究。他認為,應對該問題最有效的方式是對包裝飲料提高徵稅,增加酒的價格。

研究表明,有很多人在快到聚會地點之前,要麼在快到酒吧的拐角處,要麼在車內,要麼在家中,就立刻開始飲酒。而在聚會地點檢測聚會者是否預先飲酒則非常困難,除非他們在到達時聚會者就已經表現出醉態。

米勒教授說,通過與4000多名顧客的訪談,他發現,聚會前預先飲酒的人更多地參與了酒精相關的暴力和傷害事件。預先飲酒與這類暴力和傷害事件發生的幾率相關。

他說,研究中並沒有區分主動施暴者和施暴的受害者,但我們都知道,一個巴掌拍不響。喝了1到5個標準杯酒精的預先飲酒者,受到這類事件傷害的風險是沒有預先飲酒者的1.5倍;喝了6到10杯的預先飲酒者的風險則是2倍;而喝了25杯或更多的預先飲酒者的風險則增加到4.5倍。

研究發現,減少酒精相關暴力事件的其它有效措施,則是對酒精飲料消費場所的營業時間進行限制,而不只是強制關門。

這項研究比較了2005年和2010年之間,與酒精相關犯罪的預防措施的實施效果,包括紐省紐卡斯爾(Newcastle)的許可證管制和在維省吉隆(Geelong)自願實施的防治措施。

研究中具體分析的措施包括:在凌晨1點半之後顧客就不允許進入;凌晨3點半酒吧俱樂部關門歇業;晚上10點後禁售肖特杯盛裝的酒;限制飲酒的數量(紐卡斯爾許可證強制規定);並安裝身份證掃瞄儀、改善酒吧與警察局的通訊條件,並實施教育活動(自願在吉隆實施的情形)。

研究人員還對警方和醫院的相關數據做了全面的評估分析。研究發現,在研究期間,紐卡斯爾的酒精相關攻擊事件顯著下降,而基隆的干預措施效果則不明顯。這主要是由於吉隆所採取的措施是自願的,並沒有集中關注酒精消費方面,而是更加專注於減少醉酒者的暴力犯罪,而這為時已晚。

米勒教授說,醉酒暴力盛行的地區,如悉尼的國王十字街地區(Kings Cross),可從該項研究的調查中,獲得十分重要的經驗教訓。

這些地區不應該只是依賴關門之類的措施,因為這對小酒吧影響太多,會使其提前關閉,但這些小酒吧則是應當被扶持發展的對象。提前關門將使得大酒吧獲益,因為這是在強迫顧客選擇開放到凌晨5點的大酒吧,並使得飲酒者一整晚呆在那裏,醉得越來越厲害。

他建議,強制所有的酒吧都採用統一的關門歇業時間。他表示,這項研究得出結論之後,那麼隨後事情的發展,就取決於各級政府能否抵抗酒精行業的影響,以及是否實施由這項調查證明有效的那些措施。

米勒教授同時表示,他不相信政府會做到這一點,但還是很希望他們能做到。煙草消費就是很好的例證,「我們花費了約40年這麼長的時間,才終於成功地擊敗了煙草行業。」

(責任編輯:瑞木悅)

相關新聞
澳洲悉尼星港城賭場豁免於政府新酒令
澳洲紐省警方嚴控國慶節酒品銷售防鬧事
紐省政府將嚴控酒業經營
澳醫學會促政府提供能量飲料資訊給公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