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方法 教孩子如何面對悲劇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2年1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安柏編譯報導)美國康乃狄克州小學血案悲劇發生後,許多父母面對孩子提出的許多問題,往往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如何在向孩子解釋可怕事件總會發生的同時,又能令孩子心中猶存著安全感?

據MSN網站報導,柯曼博士(Paul Coleman)著有《如何向孩子訴說悲劇》(How to Say It to Your Child When Bad Things Happen)一書,關於如何向孩子傳遞這一類的可怕訊息,他提供了5點寶貴的好方法。

●不要否認他們的感受

讓孩子知道他們有任何感受都是正常的,有任何感受都沒有關係。別讓他們認為感到害怕是不應該的。

●等他們長大一些再說

孩子在7歲之前,如果主動先提起這類事件,柯曼建議父母只闡述最不幸的部份就好。他說:「孩子們可能在電視上看到,或在學校中聽說到,那麼我們就必需處理。但年幼的孩子可能無法很好地面對它。」

●清楚明確的保證他們不會有事

這個世界或許很殘酷,但孩子無法面對這種可怕的事實。他們需要大人向他們保證這種事不會降臨在他們身上。雖然沒有任何人可以百分之百斷言未來會如何,但明確的態度才能令孩子了解與安心。

●提出問題

不要以為自己能了解孩子的感受,相反地,父母應該去了解一下孩子到底知道了多少。柯曼說:「孩子可能是害怕,或者只是純粹好奇而已。父母應該問問他們『你聽說了什麼?』或『你有什麼想法?』如果他們是害怕,問問他們怕什麼。他們可能在邏輯上有些扭曲,例如看到電視上的大樓倒塌,以為那是媽媽上班的大樓。糾正任何不正確的觀念,然後給予保證。」

●來個機會教育

在談論完不好的事件之後,可以引導孩子到如何幫助別人這一層面上,引發孩子的同情心與善心,例如討論捐款到慈善機構,或是提供更具體的訊息。柯曼舉例說:「父母可以說:『這讓我想到坐在輪椅上的史密斯太太,也許我們可以燉一鍋肉送給她。』」

最後,當悲劇發生在孩子認識的人身上時,父母應該坦誠告訴孩子,並將已經發生的事,與孩子害怕會發生的事,做出明顯的區隔。例如在面對親友的死亡時,父母可以對孩子這樣說:「奶奶已經很老了,病得也很重,但媽媽不是。」

柯曼說:「將自己與發生不幸的人明顯區分開來,孩子才會安心。他知道媽媽就在他的身邊。」

(責任編輯:陳俊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6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文忠台北二十一日電)投資理財風潮開始吹向兒童。瑞泰人壽7月份將舉辦「甲蟲世界-MQ大作戰」親子理財教育營,在兒童偶像帶領下,引導小朋友體驗正確的理財知識,並透過闖關遊戲的互動學習,提升小朋友的MQ(Money Quotient)理財商數。
  • 【大紀元7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十六日電)金門縣政府教育局依據教育部暨金門縣推動閱讀焦點三百計畫,將於七月三十日起,舉辦兩梯次的「青少年閱讀─兒童哲學探究討論親子營」,每梯次十五對親子參加,期能推動親子共學的風氣。
  • 【大紀元10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彭秋燕樹林市報導)為了讓樹林地區弱勢兒童在學期中快樂的學習成長,由財團法人明慧教育學會舉辦的「兒童品德與藝術親子營」於10月4日、10月5日兩天,在台北縣樹林市育林國小舉行,每一梯次活動吸引將近上百名學生與家長參加,主辦單位希望藉由特別的課程設計,讓參與者創造身心靈健康的幸福美滿家庭。
  • 「調諧兒童的情緒」 (Tuning in to kids) 是墨爾本大學研究及編製教育子女課 程, 課程是協助家長幫助兒童學習去明白和處理他們的情緒, 從而作出合 理的行為表現及讓孩子學會處理問題的能力。
  • 中國人一向有敬老愛幼的傳統,而且許多第一代華人因為生活和事業的壓力而不能繼續進入美國名牌大學深造,所以對在美國成長的下一代的教育就特別重視。但是面對教育子女成本費用愈來愈高的現實,若能事先有所規劃,屆時負擔就不會那麼沉重。
  • 在美國的華人尤其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但是教育子女成本費用愈來愈高,若能事先規劃,屆時負擔就不會那麼沉重。2010年總統成就獎獲得者、紐約人壽張琬桐將用實例為您講解如何為孩子預存「第一桶金」。
  • 2011-11-11加州陽光小天才兒童教育室
  • 【大紀元2011年1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由國際組織ChildFund Alliance最新發表的調查報告「小聲音,大夢想」(Small Voices, Big Dreams)顯示,發展中國家的兒童期望長大後做教師或醫生,發達國家的兒童則期望出名,成為職業運動員、演員、歌手或藝術家。 由全球12個兒童發展機構組成的網絡ChildFund Alliance,對44個國家的4,600名10至12歲兒童做了調查,包括阿富汗及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以及加拿大及美國等發達國家。調查的問題包括:你如果是總統的話,會如何改善兒童的生活?你長大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等6個問題。 調查的結果是,作為國家總統,發展中國家的兒童有49.3%的人稱會通過改善教育來幫助兒童;發達國家中有25.7%的兒童認為應改善教育。排在第二位的措施是增加食物供應,發達國家有13.1%的兒童認為要增加食物,高於發展中國家的10.5%。 加拿大兒童的一些回答是:「我會做更多的雪糕車,建更多學校,讓貧窮的孩子也上學。」「解體所有校園惡霸及團伙。」「我會叫加拿大所有的學校停止佈置家庭作業一個月。」
  •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新北市樹林區的兒童文化教育休閒運動觀光旅遊景點很多,主要有樹林體育場,大同山青龍嶺風景區,石灰坑山千年大榕樹,山佳樂山圖書館,潭底公園聖蹟亭,蓋淡坑礦坑遺址,鹿角溪人工溼地」及「山佳河濱運動公園」,彭福國小酒甕迷宮,西園社區花海。
  • 為了幫助兒童們在暑假期間能保持良好的營養食物,使他們在秋季返校時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學習,加州教育總監托拉克森(Tom Torlakson)近日呼籲合資格的機構,通過夏季食品服務計劃(SFSP),申請夏季餐點為兒童提供營養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