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遷離中國 漲工資如幽靈隨行亞洲多國

人氣 7

【大紀元2012年03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編譯)跨國企業近年在中國一直面臨工資上漲的威脅,很多東南亞國家也頻頻向它們招手。但不久,這些國家也出現了工資上漲壓力﹐使企業可選擇的遷移地就更少了。這也造成全球製造成本和銷往世界各地產品價格相繼高漲。

如《華爾街日報》一篇報導,跨國企業遷離中國,調漲工資也如幽靈般隨行到亞洲其他國家。馬來西亞內閣已經批准即將執行史上首次最低工資制度。馬來西亞這一決定之前﹐其他一些亞洲國家已採取類似措施。泰國和印尼境內連續多年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之後﹐過去兩年都提高勞工工資。

比如去年﹐隨著勞動力和貨物價格上漲﹐美國男裝企業Jos.A. Banks已將部分製造從中國移往亞洲成本更低的地方﹐例如印尼。

該公司首席執行長布萊克說﹐雖然他還沒有看到印尼工資上漲的苗頭﹐但並不排除可能性。布萊克說﹐服裝業老是在發展中國家搬來搬去﹔這一產業帶來就業機會﹐勞工變熟練了﹐又去做電子產品之類的。

Jos.A Banks在斯里蘭卡和馬來西亞都有製造業務,也打算再找其他地區增加產能﹐如中美洲和海地、約旦等國家。

互聯網信息無國界 社會動盪 貧富不均 經濟疲軟
加大上調工資壓力

政府官員表示﹐民眾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其他國家工資增長的情況﹐使得政府別無選擇。最近泰國和印尼等國的低收入勞動者舉行的示威活動﹐加大了政府上調工資的壓力。

有時﹐亞洲國家政府會採納增加工資的呼聲﹐部分是為防範最近推翻一些中東政權的那種騷亂蔓延過來﹐並平息國內越來越多的勞工運動。

瑞銀(UBS)駐新加坡經濟學家蒂瑟(Edward Teather)說﹐人們真切地感受到﹐隨著亞洲部分地區貧富差距擴大﹐近幾年亞洲低收入人口的狀況並沒有取得多大改善。

亞洲各國官員在擔憂對西方國家出口疲軟、油價上漲之際﹐希望提高工資有助於消費者增加支出﹐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引擎。

中國工資高漲 各國政府先後跟進

據新華社報道﹐從今年1月起﹐北京市最低月工資標準上調了8.6%﹐至人民幣1,260元(合199美元)。次月﹐深圳市最低月工資標準上調約14%﹐至人民幣1,500元。從今年4月起﹐天津市最低工資標準將上調約13%﹐至人民幣1,310元。

中國的加薪舉措從一定程度上幫助推動了亞洲其他國家出現類似的變化。近幾個月來﹐印尼部分地區工人最低工資上漲了20%以上。

泰國計劃從4月起推出更高的最低工資標準﹐該國很多地區的最低工資將上漲約40%。柬埔寨、斯里蘭卡和孟加拉國的勞工活動人士也開始呼籲給工人漲工資。
在馬來西亞﹐據知情人士透露﹐官員們正在商定新最低工資標準的細節。在預計將於幾個月後舉行的全國大選之前﹐馬來西亞內閣最近批准了新的最低工資標準。

上述知情人士說﹐全國各地最低工資標准將有所不同﹐在每月800馬來西亞林吉特至900林吉特之間(合264美元至297美元)。

大幅調漲工資帶給企業主壓力 終至撤資關廠

馬來西亞一些商界領袖說﹐他們願意接受一定幅度的工資上漲﹐只是不及政府提議的漲幅。

馬來西亞中小企業協會副主席Michael Kang說﹐如果我們希望國家成為一個高收入國家﹐我們就需要出台最低工資標準﹐但很多中小企業目前的最低月工資為500林吉特到600林吉特﹐不應該從這個水平上一下子大幅上調。

馬來西亞雇主聯合會表示﹐如果企業無法適應薪酬上漲的狀況﹐那麼漲工資的舉措可能最終造成就業崗位嚴重流失﹐迫使企業關閉或去其他地方尋找更廉價的勞動力。

最低工資標準上調趨勢的蔓延可能將給一直依靠亞洲製造業務來保持低成本的企業帶來挑戰﹐其中可能包括耐克(Nike Inc.)、阿迪達斯(Adidas AG)、戴爾(Dell Inc.)等跨國公司及其供應商。

勞動成本上漲 社會變遷 外資廠紛紛遷離中國

2009年和2010年﹐隨著中國工資的上漲﹐女裝品牌New York & Co. Inc.開始轉移在華的生產﹐其中大部分轉移到了越南。

該公司首席執行長史考特表示﹐過去一年半以來﹐中國勞動力成本上漲﹐以致不得不轉向其他國家。該公司目前套裝、短上衣、褲裝和裙裝在越南生產。

史考特說﹐越南工資的百分比漲幅與中國的漲幅大致相同﹐但工資仍比中國低,且認為目前越南是一個非常好的生產地。

服裝零售商Charming Shoppes Inc.將在華的生產轉至印尼和越南。首席執行長諾馬挪認為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是一項大挑戰。

此外,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開始帶來一些問題。他舉例說﹐中國新年過後﹐其在中國的一個工廠約有60%的工人決定不回廠工作﹐而是在離家更近的地方另找工作。

不過﹐該公司在印尼和越南工廠的工作人員過去一年中工資也漲了10%到12%。「很多企業都想把生產轉移到這些國家﹐那裡的工資自然就漲了。」

他還說﹐儘管工資不斷上漲﹐Charming仍力爭將25%至30%的產品生產放在越南和印度。公司此外還希望在埃及和約旦等國家建立生產基地﹐以期從這些國家的免稅計劃中受益。

在各國的中央銀行家對油價上漲感到擔憂之際﹐提高最低工資可能會令通脹進一步加劇。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漲工資的初衷是為了幫助民眾﹐但一般生活用品的價格可能仍會超出人們的購買能力。

印尼工會組織罷工 政客為選舉妥協

在印尼﹐全球最大的一家銅金礦公司Freeport-McMoRan Copper & Gold Inc.的雇員連續數月進行斷斷續續的罷工活動﹐要求提高工資﹐罷工使得該公司的銅和黃金生產陷於停滯。

各工會組織聲稱﹐他們知道該公司從飆升的大宗商品價格中賺了多少錢﹐他們希望自己的最低工資能接近其它國家礦業公司的最低工資標準。

另外﹐數千名勞工上個月在雅加達郊區集結﹐要求提高最低工資標準﹐造成長達數小時的交通擁堵。在印尼﹐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有權設定最低工資標準﹐因此可能一些地區會調高工資﹐而另一些地區則不會。

數百家外國公司在雅加達郊區城鎮設有工廠﹐負責這些城鎮的政黨前不久迫於壓力﹐將當地最低工資水平調高了逾20%。

在印尼生產服裝、鞋類和電子產品的韓國、台灣和日本廠商說﹐他們正考慮把工廠搬到其它國家。一些人說﹐他們擔心未來兩年選舉時﹐政客們為了贏得選票會繼續給工人漲工資。

印尼企業家協會主席Sofjan Wanandi說﹐印尼政府迫使我們接受最低工資標準上調﹐而一些外國企業則對我們說正在考慮離開印尼。該協會是印尼最大的商業聯合會之一﹐一直參與工資談判。

不過﹐在這麼多國家都將上調工資之際﹐公司即使再不高興可能也無處可去。

中國高工資者 仍無安全感

另有媒體報導,北京已經制定目標,到2015年將人均工資至少上漲13%,因為消費品及食品價格的飛漲再次給藍領工人帶來痛楚。

2011年,中國1.58億農民工的平均月工資在2010年的基礎上增長21.2%,至人民幣2049元。對廣東等更發達的沿海地區而言,工資水平會更高。

二月間,在深圳富士康龍華工廠招聘中心外的電子屏幕上顯示,深圳普通工人的基本月工資為人民幣1800元。招聘人員也表示,在太原等華北地區的工廠,人均月工資僅為人民幣1550元。

戴爾、宏碁、東芝及惠普的PC代工製造商仁寶公司表示,該公司每年調整一次薪資,目前位於上海附近的昆山工廠工人薪資水平在人民幣1200元至1300元之間。

不過,也有媒體披露,北京一名高校碩士畢業生第一年在高科技公司從事研發工作,工資月入7500元,仍稱「沒有安全感」。

北京某商場財務部門中層管理人員毛女士,每月稅前收入約為1.5萬元人民幣。在她看來,自己的工資水平連「小康」都達不到。她表示,身邊的朋友和同事都普遍存在一種「焦慮感」,不管薪酬水平如何,都在為「掙錢」而奮鬥著。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因應中國工資上漲 台商思考前進東南亞
中國汽車供應鏈加快出海 分析:規避歐美制裁
Fed壓力測試:美大型銀行都可抵禦經濟動盪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