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基因改造滅種黑幕:基因改造食品(下)

傑佛瑞.史密斯(Jeffrey M. Smith)

人氣: 359
【字號】    
   標籤: tags:

如何避免基因改造食品

【附錄B】是一份當前基因改造酵素的清單,並詳述每一種的用途。

當我們發現有哪一個品牌的食品是以基因改造細菌和真菌製作時,就會條列在我們的網站上:www.seedsofdeception.com。

菸草

維多菸草公司(Vector Tobacco Ltd. Company)在美國以奎斯特(Quest)香菸的品牌名稱販售GMO菸草,這是透過基因工程方式讓尼古丁成分降低或甚至完全沒有。

非GMO標籤代表什麼意義

目前還沒有相關規定可以管理「非GMO」的標示。因此,每一家製造商都可以設立自己的標準,有一些會在不含基因改造作物成分的產品上標示:不含黃豆、玉米等。

不過,這些食品可能含有基因改造乳製品或加工製劑,也可能沒有。

有些含有黃豆或玉米產品的食品之所以標上「非GMO」,主要是因為所使用的作物是以非GMO種子種植而來。

但非GMO種子和作物也可能受到污染。為此,每一家製造商會各自決定符合其聲明的警戒標準。某些公司只靠農人的宣誓書,其他的則是為產品進行檢驗。

一項常見的檢驗方法是在現場進行就地「試紙檢驗」(strip test)。就像在家裡驗孕一樣,將一條試紙浸泡在裝著特殊溶劑拌和農作物粉末的試管裡。如果含有GMO成分,顏色就會改變。

這些試紙檢驗對於加工食品無效,同時檢驗紀錄會有前後不一致的情況發生。雖然他們宣稱其敏銳度足以檢測出含量低到只有百分之○‧一濃度的基因改造成分,但一份評估由穀物處理機操作者完成之試紙檢驗的公開發表研究卻發現,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機會,這些檢驗並沒有測出大豆裡濃度百分之○‧一的基因改造成分。

這些試驗在檢測高比例的GMO時大致上是有效的。

至於較為嚴格的非GMO聲明,則是以眾所周知的聚合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測試為基礎。純熟的技術人員能藉由PC R準確地檢測出含量最低可至百分之○‧○一的基因改造成分,並且能確定GMO存在的百分比。

不論採用哪一種檢驗方法,製造商都必須選擇一個自己能接受的GMO污染程度。若是要求檢驗沒有任何誤差,不僅不切實際,也不可能保證辦得到。

有一種非GMO保證書使用的認證標準是百分之○‧一,若是要稱為「非GMO」,產品中每一種原料所含的基因改造成分都不能超過百分之○‧一。

這不表示如果某種基因改造黃豆產品的組成低於產品重量的百分之○‧一時,也可以如此標示,而是指黃豆產品本身所含的基因改成分必須低於百分之○‧一。

此外,該認證計畫禁止基因改造加工劑或乳製品的來源為注射rbGH的牛隻。製造商還需要有一套用文件記錄的追蹤系統、第三方檢驗,和適宜的抽樣檢查以供證明。

有許多公司會採用比較寬鬆的標準,在含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GMO成分的產品上標示:「非GMO」。

另外,有一些標示會註明:「使用非GMO黃豆製作」,可是其他的成分就可能含有GMO。目前只有少數幾種零售商品會有「經過非GMO認證」的標示。

這類標示較常出現在成分尚未經過加工處理的等級上,比方說黃豆或玉米的批發商,會以第三方的認證來證明自己的產品符合採購者的標準。

有幾家美國製造商會採取幾個步驟來避免基因改造成分,但在產品上就沒有任何相關標示或聲明。

他們不想擔負任何與非GMO商品保證有關的責任,反正法規還沒有針對非GMO概念做出定義。不過,你可以聯絡這些公司並詢問他們。

在 www.seedsofdeception.com 網站上有一份「非GMO指南」(Non-GMO Guide),能幫助你挑出哪些品牌是GMO,而哪些不是。

如果你確實與某家公司接觸並詢問他們的產品,請將對方的回覆傳送至這個網站,或是要求該公司這麼做。詳情請查閱網站上的說明。

有機是否表示非GMO

一九九七年,美國農業部嘗試要讓基因改造成分加進他們對於有機的新定義裡。

他們還提出許多項衍生自傳統定義的新規定,比方說允許食品經過放射線照射、廢水污泥(sewage sludge)做為農地肥料,以及限制動物的活動範圍。

超過二十七萬五千件信函、傳真、電子郵件,和連署書湧進美國農業部,迫使他們重新考慮。

新規定禁止標示為有機的產品使用基因工程。如果種子或農作物意外摻雜了基因改造成分,產品就不能標示為有機進行販售。

不過,異花授粉污染的情形則不在此限。這種有機標準不會對已經採取合理預防措施,但作物會因授粉過程遭到無法控制之污染的農民不利。

儘管這項標準沒有具體說明能夠容許異花授粉污染的最大程度為多少,但許多有機產業的買家都設定出自己的門檻,拒絕購買基因改造成分若高出百分之○‧一的產品。

除非買家要求,否則許多有機生產者不會檢測G MO含量,原因在於沒有規定要求得這麼做。因此,有機產品仍可能包含未檢測出來的污染。

很多農民與認證者寧可為基因改造成分訂出一個統一的門檻,如此一來便可以將檢測常規化。

要是產品包裝上寫著「百分之百有機」,所有的成分就必須是百分之百有機的。如果標示上寫的是「有機」,則至少百分之九十五的成分必須是有機的。

依據有機標準,剩下的百分之五也不能是基因改造過的。

若標籤上說明「以有機成分製作」,那麼必須要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成分是有機的,其餘的非有機成分也不可以經過基因改造。

非有機成分通常會條列在標籤的最下方,不需要像非GMO那樣經過檢驗。

糧食供給端的基因工程

有數百種在準備中的基因改造產品等著後續的研發、核准,或者上市。

實際上每一種常見的農產品,在實驗室裡都已經被基因改造過了;其中包括:小麥、白米、甜瓜、黃瓜、草莓、花椰菜、葡萄、向日葵、甘蔗、甜菜、蘋果、萵苣、紫萵苣、紅蘿蔔、咖啡、蔓越莓、茄子、燕麥、洋蔥、豌豆、鳳梨、李子、覆盆子、番薯、胡桃和大麥。

此外,許多品種正在每年實施的數千片試驗田(test plot)中的某一塊接受實地測試。

不論任一特定的基因改造產品存在何種風險,風險是大是小,未來推出這麼多品種的做法,可能會使原本的小風險倍增,並且成為真正的威脅。

請上 www.seedsofdeception.com 網站註冊,並訂閱電子郵件通知,如此就能獲得任何有關基因改造農作物問市的最新訊息。

到餐廳吃非GMO食品

當外出用餐想找非GMO食品時,首先浮現的問題通常是:他們用什麼油烹調?許多餐廳會用基因改造植物油,不過也會有供沙拉使用的橄欖油等。

請確認一下他們用的橄欖油沒有摻雜芥花油。這種情況經常發生,有時連服務生都不清楚,但廚房一定知道。

視菜餚而定,有些餐廳願意為你的餐點更換烹飪油,把一般使用的植物油換成橄欖油。然而,若是油炸食物的話,他們就不太可能這麼做。

義大利、希臘、中東餐廳,以及許多高級餐館,無論如何大概都會使用橄欖油。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事先撥電話過去詢問一下廚師。

在歐洲,食品中即使只包含微量的基因改造成分,都會加以標示;若是餐廳的食物裡含有基因改造成分,他們應該都會特別註明,或者準備好相關資訊以供查詢。

舉例來說,某一家餐飲企業就從一九九九年起提供了下列的政策聲明:

「為了回應我們顧客的疑慮……我們決定盡可能從本餐館供應的所有食物中去除經基因改造的黃豆及玉蜀黍(玉米)。我們會持續與供應商合作,以非基因改造原料替換基因改造的黃豆和玉蜀黍……我們已經採取上述步驟以確保您,也就是顧客,能對我們提供的食物有信心。」

這項聲明的出處,就是位於海維康(High Wycombe)孟山都公司英國總部的自助餐廳。@(待續)

摘編自 《欺騙的種子:揭發政府不想面對、企業不讓你知道的基因改造滅種黑幕》 臉譜出版社 提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