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史話(#211):約翰遜成為總統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4月22日訊】(美國之音報導) 圖片來源: AP 林登.約翰遜在肯尼迪被刺幾個小時後宣誓就任總統,宣誓時肯尼迪夫人就在他身邊

1963年11月22號,美國總統肯尼迪遇刺身亡,副總統林登.貝恩斯.約翰遜成為美國第36任總統。

11月22號那天,肯尼迪和副總統約翰遜都在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肯尼迪坐著敞篷車駛過達拉斯的路上遇刺,幾小時後,約翰遜就在達拉斯拉芙菲爾德機場的總統專機–空軍一號上宣誓就職了。

空軍一號隨後帶著新總統約翰遜和已故總統肯尼迪的遺體返回首都華盛頓附近的安德魯空軍基地。約翰遜在安德魯空軍基地宣讀了簡短的聲明。聲明最後說:“我會盡力,這是我唯一能做的,我需要你們的幫助,也需要上帝的幫助。”

林登.約翰遜擔任副總統前,曾在國會參眾兩院供職多年。他從小在德克薩斯州的小城鎮裡長大,15歲就讀完了高中,畢業後,花了幾年時間四處旅行,打工,最後回到西南德克薩斯州立師範學院讀書,成為學生領袖和政治活動積極份子。

1931年,一位新當選的國會議員請約翰遜到華盛頓去,給自己當秘書。四年過後,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任命約翰遜為羅斯福全國青年局在德克薩斯州的負責人。

兩年過後,約翰遜在1937年國會一次特別選舉中獲勝,成為美國聯邦眾議員,一幹就是12年。美國加入二戰後,約翰遜是第一個主動提出入伍服役的國會議員。戰後他重歸政界,當選聯邦參議員,又干了12年。
約翰遜參議員和他的妻子1955年8月25日在從華盛頓啟程飛回德克薩斯之前
約翰遜熱愛政治,在政界多年的磨煉讓他對政府的運作瞭如指掌。他接任總統後,恰恰需要這些經驗,來解決國家面對的國內和國際上的種種問題。

約翰遜繼任總統時,北越共產武裝正在跟美國支持的南越部隊作戰。與此同時,美蘇兩國爆發核戰爭的可能性也是大家的一塊心病。同時,美國國內種族衝突嚴峻,很多美國人失業,鐵路罷工一觸即發。

約翰遜上任後,大力推動肯尼迪總統在世時提出的立法。約翰遜擔任參議員時,曾反對民權立法,但如今,他卻極力要求,並最終得到了國會的支持。1964年通過的民權法案禁止在工作場所、餐館和其他生意場所對少數族裔的歧視行為。

林登.約翰遜說:“我們相信人人生來平等;但是很多人都沒能得到平等對待。我們相信人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權利,但是很多美國人都無法享受這些權利。我們相信人人都應享受自由,但是數百萬人卻被剝奪了自由,不是他們自己的失敗,而是因為他們的膚色。”
約翰遜總統(右)1964年1月在白宮與民權領袖交談,左起第三人是馬丁.路德.金
約翰遜總統說,這種情況不能繼續下去。因為種族的原因將人區別對待,違反了憲法和民主理念。在約翰遜的推動下,美國國會1965年和1968年又通過了更多的民權法案。

約翰遜總統說:“許多民權問題都很複雜,很棘手。但是在這個問題上,不應該,也不能夠存在任何爭議。每一個美國公民都必須有平等的投票權,沒有任何理由剝奪他們的投票權。確保這項權力是我們肩負的最沉重的擔子。”

當時,美國南方的一些州利用所謂的“文化考試”來剝奪黑人的投票權。約翰遜總統說:“黑人公民參加選民登記時,可能會被告知,日子錯了,時間不對,管事的人不在。如果他堅持找到了負責註冊的人,他也可能會因為沒有拼出自己中間的名字被取消資格,或者是他在填寫申請時某個字用了縮寫。就算是他填好了申請表,他還得參加考試。登記官是唯一能決定他考試是否通過的裁判。他可能要背誦整篇憲法,或是解釋州立法裡最複雜的規定。即便是大學畢業證書也不能用來證明此人能讀會寫。”

1965年民權法案規定,各州不能因為公民讀寫能力差,就剝奪他們的投票權。1968年立法規定,在住房上禁止歧視黑人。

約翰遜來自南方,他的南方背景和他說服人的能力,都對他成功說服國會裡的南方保守派支持民權法案起到了作用。他對美國的未來也充滿了憧憬,提出了建設“偉大社會”的計劃。他在密西根大學的一次講話中說:“偉大社會以物質極大豐富和人人享受自由為基礎,要求結束貧困和種族不公,這是我們決心做到的。但這還只是一個開始。在偉大社會裏,每個孩子都能受教育,豐富自己的頭腦,拓展自己的才華。”

約翰遜任期內,對貧困宣戰,推出了一系列幫助窮人的法案,但是他用於社會救助項目和在海外打仗的花銷,卻造成了國內的通貨膨脹。約翰遜出兵的地方不只越南一處。1965年,他曾派遣兩萬多兵力到多米尼加共和國,因為他擔心那裏發生的革命,會讓這個加勒比海國家成為共產政權的天下。

林登.約翰遜做完前總統肯尼迪剩下的最後14個月的總統任期後,1964年參選連任。民主黨大力支持他,並接受了他選擇的副總統參選人休伯特.漢弗萊,漢弗萊是來自明尼蘇達州的自由派參議員。

跟民主黨人相比,共和黨人在選擇總統候選人方面,可是大費周折。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最後選擇了來自亞利桑那州的鐵桿保守派參議員巴裡.戈德華特。戈德華特說:“沒錯,最基本的誠實是對政府官員很起碼的要求。我們不要給清晰專注的共和黨理念貼上任何輕率愚蠢的標籤,把它們變得模糊不清,毫無用處。我想提醒大家,以捍衛自由為目的的極端主義不是壞事,我還想提醒大家,在追求公正時的溫和也不是甚麼好事。”

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是來自紐約州的眾議員威廉.米勒。在1964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林登.約翰遜贏得了百分之60多的選票,但還是不如他希望的那麼多。他希望能從壓倒性勝利上看出,美國人民的票是投給他的,而不是投給約翰.肯尼迪的影子。

約翰遜在就職演說中表示,他的偉大社會永遠不會建成,而是會不斷發展和改進。約翰遜說:“我不認為偉大社會是有序的,毫無變化的,無菌的螞蟻營。偉大社會將不斷改善,始終在變,不斷努力,摸索,失敗,休整,再嚐試,但是始終都在努力,而且不斷進取。”

1965年,約翰遜提出的針對65以上老年人的醫療保健制度得到國會批准。美國前總統哈里.杜魯門早在20年前就曾提出過這項計劃。約翰遜把第一號和第二號保健卡正式頒發給杜魯門夫婦。約翰遜任期內,美國國會還批准了幫助窮人和殘疾人的醫療補助制度。1967年,約翰遜總統任命瑟古德.馬歇爾為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馬歇爾是第一個進入最高法院的非洲裔美國人。

與此同時,美國各地的反戰浪潮不斷高漲,美軍士兵傷亡人數越來越多。林登.約翰遜希望後人把他看做一位偉大的總統,但是他的歷史遺產勢必要由越戰來定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建國史話:大蕭條醞釀創新高潮
美國建國史話:開發第一顆原子彈
建國史話 (197):二戰後的嬰兒潮
建國史話 (206):冷戰時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