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德智並重 台灣品盟籲品格教育列入課程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9日報導】(中央廣播電台報導)拼經濟、更要拼品格!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今天(9日)公開呼籲政府,應將「品格教育」列入學校課程,及早建立年輕學子正確價值觀,避免因為價值觀的扭曲,衍生出更多社會問題。

  不論是藝人Makiyo毆打計程車司機事件、或是日前發生未成年少女因為「好玩」舉辦火車性愛趴,都暴露出台灣社會價值觀的扭曲。

  長期推動品格教育的品盟9日發表新書「品格教育‧由知而行」,並舉辦「社會風氣與扭曲的價值觀」研討會,邀請政府代表、專家學者探討社會上扭曲的價值觀,如何影響青少年行為和社會風氣。

  學者柴松林指出,價值觀是需要學習的,並非本能,而父母、老師、公眾人物、媒體都是左右一個人的價值觀形成的關鍵;他認為,品格教育不能只靠學校,更要需要人人終身教育、整個國家社會有整體教育,才可能落實。

  品盟發言人胡正文則舉環保教育為例表示,雖然家庭、社會教育很重要,但唯有將「品格教育」列入學校正式課程,孩子才可能獲得正確的價值觀念。胡正文說:『(原音)過去的環保教育或是資源回收,其實它真的不是父母教起的,它都從學校回收,最後孩子沒回到家裡告訴父母;在這樣的狀況,學校正式列入(品格教育),而非融入的時候,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品盟非常大的使命。』

  品盟呼籲教育部應勇於「改變政策」,強調「德智並重」,而非現行的「智重於德」,協助年輕學子建立正確的是非標準,社會才可能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談品格教育 趙守博批娛樂亂象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9日電)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理事長趙守博今天說,品格教育要講究責任觀,曾有人在節目品嚐彰化「蝦猴」,卻說像「吃屎」,這就是不負責;另有節目公開講男女間的事,也帶壞社會價值觀。

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上午舉行「社會風氣與扭曲的價值觀」研討會暨新書「品格教育,由知到行」發表會,教育部次長林聰明、法務部長曾勇夫、監察委員尹祚芊、趙守博等人出席。

林聰明表示,看到學生搭公車坐博愛座不禮讓老人、撿到錢包送警局卻要求報酬的新聞時,都感到社會價值觀已經改變;因此教育部推動祖父母節、師鐸獎、孝親月等,就是希望透過教育扭轉社會風氣,喚起傳統文化精神。

趙守博則指出,品格教育就是講責任觀,要對上蒼、他人和自己負責;日前曾有媒體人在節目品嚐彰化名產「蝦猴」,卻說像「吃屎」,這就是不負責的表現;另外還有人在節目公開講男女夫妻間的事,更是帶壞社會價值觀,因此品格教育得從責任觀做起。

曾勇夫說,法律是社會公平正義最後一道防線,如能從源頭將品格教育做好,維繫社會治安就會輕鬆許多, 除了檢察官偵辦犯罪案件,讓犯罪者受制裁外,更要進行法治教育,透過法律宣導,讓大家知法不犯法;受刑者也要給予法治教育,才能使他們改過自新。

他也以當年演出電影「好小子」成名卻犯下擄人勒贖案的顏正國為例。

曾勇夫說,顏正國出獄後,向書法老師承諾不再和壞朋友聯繫,並交由老師代為過濾電話,讓老師相當感動;他也告訴典獄長,他們的考績並不是受刑人在獄中表現好,而是離開後不再犯罪。法務部希望透過教育,讓受刑人更學會規矩、禮貌和法治,讓社會改觀,更希望以後從「監獄大學」畢業的人能成為模範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