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追憶自縊華裔英才 專家談減壓對策

人氣 72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5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周珩美國聖地亞哥報導)加州知名Paypal公司年僅40歲的華人工程師王慶根4月6日在矽谷家中自縊身亡,留下悲痛欲絕的妻子和一雙年幼的兒女。這個不幸的消息最初只在朋友和同事間流傳,三週後才開始在各中文網站和論壇上「一石激起千層浪」。原來,這位樸實而低調的華裔工程師曾經有過不同尋常的輝煌歷史。消息傳到家鄉江蘇省後引起巨大反響,無數悼念他的文章被海外網站轉載後,引起了海外華人的關注和震驚。

國際化學奧賽金牌得主

1990年,正在江蘇省海安中學上高三的王慶根和另外三名選手代表中國參加法國巴黎舉辦的第22屆國際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四人並列第一,共獲金牌,王慶根一夕間成為海安縣家喻戶曉的人物,二十年來一直為當地學生仰慕。

王慶根是一個真正在農田邊長大的孩子,父母都是普通農民,父親只有小學文化,母親是文盲,家裏生活十分拮据。海安縣政府的網站上至今還保留著介紹王慶根的網頁,上面寫道,他的父母「全靠生產隊掙工分度日,幹一天只能掙上一包劣質香煙錢。」

當時北大、清華等名牌高校都向這位奧賽冠軍發出免試入學邀請,王慶根最終選擇了南京大學。他用了三年時間獲得學士學位,1996年碩士還未畢業,就收到了斯坦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眾說紛紜的轉行

在中文論壇上,人們談論最多的就是王慶根放棄化學專業,轉行做軟件工程師的話題。2001年,王慶根從斯坦福大學畢業時,擁有化學博士和計算機碩士兩個學位,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製作電子地圖的Decarta公司。2004年,他進入Paypal公司,三年後一路晉陞為首席工程師。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韓小姐說: 「人們對尖子生的普遍印象是傲慢、自負,很希望在學術上做出一番成績,出人頭地。其實,王慶根是一個很難得的又聰明又謙和的人。」

韓小姐向記者講述了剛到大學時得到王慶根幫助的經歷。她說:「當時我沒有車,有兩次需要購置大件時,都向王慶根求救。他雖然也沒車,但是立刻答應下來,到了週末就安排他認識的有車的朋友來幫我,其間全程陪同,非常耐心。」

韓小姐並不認為王慶根轉行對他本人來說是一個痛苦的選擇。她回憶說:「2002年碰到他時,他已經工作一年了。我也以為他轉行是萬不得已的選擇,因為他畢業的那段時間很多人找工作都非常困難,就問他是否打算回學校做博士後,重新回到化學領域。他吃驚地看著我說,為甚麼要回學校,現在的收入比博士後高多了。」

韓小姐說,可以看得出來,當時他心情確實非常好,他所嚮往的只是擁有一個普通人的幸福,也甘於做矽谷無數科技人才中的平凡一員。

南大校友追憶天才往事

南京大學畢業生郭先生說,王慶根到南大的那一年,正好是六四學運後第二年。當時北大許多有骨氣的教師流失,而且由於入學新生被強制軍訓一年,華東和沿江一 帶很多在全省名列前茅的尖子學生都放棄北大轉考南大。南大也決心利用這個特殊時機,把本校打造成全國第一的大學,理科的很多課程編製一下比以前難了很多,讓很多從前的尖子們也吃不消,然而王慶根畢業時各門成績都是優,他絕對是個天才,不是光靠勤奮就可以做到的。

南大水文和工程專業91級學生肖鳴的博客文章也證實了這一點。水文系學生在大三有一門《物理數學方法》的必修課,這門抽像的課程讓很多學生反覆讀後還是不知所云,成天擔心考試能否過關。期中考試過後,大家驚訝的發現竟然有人得了一百分,這個人就是總是坐在前排,一聲不響的王慶根。

期末考試成績出來後,大家又聽說王慶根得了99.5分。因為在一個推導過程中跳躍了兩三步,老師象徵性的扣去0.5分,以示鞭策。

抑鬱症導致悲劇

王慶根的太太王文月是他在南大讀研究生時的同學。王文月在回復兩人讀研時的導師沈教授的信中說,王慶根的自殺可能是「長時間的抑鬱和焦慮」的結果。

一位熟人在網上透露說,聽說2009年王慶根就到聖塔克拉拉縣第三醫院精神專科求醫,當時簡直不敢相信,現在看來是事實。

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的俞先生說:「我猜想,抑鬱症以及抑鬱症藥物帶來的副作用讓他的思想不像從前那麼敏銳了。一方面,本來那麼聰明的一個人發現自己的腦筋不好用了,這是一件讓人非常傷心的事情;另一方面,做軟件這一行全靠腦子好用,王慶根或許是感到工作前途渺茫,另找工作也不太可能了,一時想不開走上了絕路。」

據韓小姐說,王慶根和太太感情非常好,記得以前大家聚會時,他們倆不時的會相對一笑,很有感情和默契。可見抑鬱症確實是很難根治的心理疾病,即使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也難以抵擋它的困擾。

預防悲劇 專家談減壓對策

辛辛那提大學精神科客座教授盧醫生認為,美國生活壓力較大,中國人對自己要求又很高,希望有所成就。這些壓力如果長期得不到調節,最終可能導致「精神崩潰」,甚至發生像王慶根這樣的慘劇。

盧醫生表示,她對王慶根的個案並不十分瞭解,但普遍來講,一些大陸華人很注重學術上的提高,忽略了對人的全面培養,再加上遠離親朋好友,在國外也沒能建立起可以信任的朋友圈,在承受壓力時就會覺得孤立無助。
  
盧醫生說,這時候家人的理解和關懷就特別重要,她提醒家人要注意觀察,提前發現抑鬱症的徵兆,如情緒低落,飲食起落,體重下降,遇事煩躁,愛發脾氣,愛鑽牛角尖,時不時歎氣等。
  
盧醫生提出,除了找心理醫生,自我的身心調節也非常重要,她建議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求幫助:「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就是教人如何面對挫折、磨難,怎麼看待命運和人生起伏。」她說,「其實儒釋道的聖賢有很多這方面的教導,修身養性、打坐煉功,都是非常好的調節方法。」

相關新聞
【更新】美總統大選首場辯論今晚9點開始
4億貸款預算過關 加州僅存核電廠獲延壽
台企選擇洛杉磯 新東向、工研新創攜手進軍美國
【神韻早期節目】小和尚(2017年製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