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告:中共1200飛彈對準台灣

人氣 72
標籤: ,

【大紀元5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18日專電)美國國防部公布「2012年中國軍力報告」指出,大陸仍布署1000至1200枚短程彈道飛彈對準台灣,另外未來10年間,中國有機會建造數艘航空母艦和附屬戰鬥群。

根據五角大廈向美國國會提交最新的中國軍力報告,截至2011年10月,解放軍仍在台灣對岸布署1000到1200枚,射程小於1000公里的短程彈道飛彈(SRBM),並配有200至250座地面發射器。

大陸已更新東南沿海附近的飛彈系統,增加部隊編制,並提升短程飛彈射程、精準度和彈頭配置,新系統比過去更具殺傷力。

報告也評估,去年大陸下水的前烏克蘭製「瓦雅格號」航空母艦,初期將作為訓練和試航的平台,即使中方有能力布署航母,短期內也僅能進行有限度的艦載機起降活動。

報告說,中國大陸自行研產的第一代航母,可能有部份已經開始建造,在2015年後,將擁有操作航母的海空實力,未來10年,解放軍可能建造數艘航空母艦和戰鬥群編制的船艦。

國防部代理副助理部長海大衛(David Helvey)在記者會表示:「中方進行多層次和廣泛的軍備投資,從海面下的潛艦到海上先進戰鬥船隻,提升空中聯合防禦系統,以及遠距目標精準攻擊等先進作戰能力。」

解放軍對台海衝突的各類軍事策略,報告分析雖然指出台海軍事平衡繼續朝大陸傾斜,解放軍進行大規模兩棲登陸犯台的能力仍然有限。

解放軍犯台戰略仍以攻擊台灣經濟和軍事設施為主要目標,延阻第3方介入台海戰事,積極發展軍力,希望具有依自己條件解決爭議的能力。但報告指出,中方仍然缺乏這方面的能力,並瞭解一旦升高緊張情勢和爆發衝突的整體代價和危機。

其他影響台灣的戰略手段包括,透過發射飛彈、空中阻攔、在台灣港口設置水雷或宣布到台灣船隻必須經大陸檢查等間接性方式,封鎖台灣領空和沿海。

至於台灣方面近年由於國內需求考量,軍事資源和資金面臨其他項目的競爭,導致兩岸軍備均勢,包括人力、編制、武器和裝備研發,都朝大陸方向傾斜。

相關新聞
吳伯雄結束大陸行 對台飛彈引迴響
馬:先撤飛彈再談和平協議 北京對台領導小組換新
中共對台飛彈更新 帥化民:目標不在台灣本土
劉溪泉投書丹麥報紙  籲北京撤除對台飛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