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改革不易 期馬英九體察民意

權責不分 決策者不需接受質詢 / 吳前院長 震懾不聽話的首長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5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北報導)就職前民調失利,被外界評為國家貢獻度比前總統陳水扁還低,總統馬英九四年執政是否白幹?19日府裡臨時召開記者會,總統親臨會場解釋政策形成背後的苦楚,並表示:「對民眾有所虧欠,但改革永遠都是『上坡』難走的路,不能等。」

馬總統在選後四個月的「看守期」端出改革政策,把自己的大日子搞砸,綜觀各界的聲音,幾大原因包括:政策議題並無不適,但執行草率,急於成就;行政院長專業度足夠,但並無政治魄力;內閣閣員多為馬總統選派或政治酬傭,多次與院長腳步不一;政策形成並無共識的基礎,自家民代陣前倒戈;總統擇善固執的性格,顯少傾聽民意,以致火燒屁股,才改變政策。

權責不分需修正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副研究員陳儀深指出,總統決策大方向,不用面對立法院,而面對立法院的行政院長陳冲又非決策者,這種權責不分的憲政制度要修改。此外,總統性格較自我,不容易接受民意、分享。

較難改變的性格,搭配政治手腕較強的閣揆彌補?陳儀深表示,執行力及效力上可能會有所改善,但前提是要有「互信」的基礎,不然兩龍相爭必有所損。再者,黨內對政策不同調也是問題,如復徵證所稅。

陳冲內閣是否是試驗的閣揆?很多是馬的人,是否能聽命於陳是個問題,但陳儀深認為這個改善的空間還有;他擔憂的還是中國政策,對此,他認為反對黨應該可以適時提出有壓力的議題,並非政治操弄,有「鞭策才會有進步」。

民期待總統改變
 
藍委楊麗環指出,總統應該將政策形成原因說清,只要民眾認同,會相挺到底;民眾不認同,政策就應接受修正,「總統能不能接受改變,是民眾要看的!」

改革不易沒人否認,反對黨對執政黨的政策杯葛也行之已久,國民黨立院黨團副書記長陳淑慧表示,行政院立場一定要堅定,要有法有據,不能只單靠執政黨立委無條件的支持。

她認為社會氛圍是短時間加稅加價政策形成,民眾不能諒解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但總統改革不會停,只是手段會隨「現實環境」做調整。

立委:政策敏感 阻礙自然加劇

曾嗆財政部長劉憶如「大牌」的自家立委盧嘉辰表示,執政者本來就會受各方嚴格監督,加上民生相關的重大敏感政策緊鑼密鼓推出,阻礙當然加劇。

他歸納要改變的狀況有:政策未成熟、未與同黨立委形成共識前不要貿然曝光;政策與民意有脫節,難讓民選立委護航;事前準備不足,事後修改讓自己「顏面無光」,民眾也不認同;不管是行政院長、總統都要能讓部會首長「聽命」,不要各吹各的調,亂放訊息。

要部會首長聽命,前院長吳敦義做的如何?盧嘉辰說:「震懾住這些首長,他還可以。」◇

(責任編輯:敏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