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人生只能照既定路線跑?

魏棻卿

人氣 46932
標籤:

人們總是怪罪環境使他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我不認同這種說法,這世上成功的人會主動去尋找他們所想要的環境,如果找不到,他們會自己創造。──愛爾蘭劇作家 蕭伯納

話說,在第一回合的烏龜賽跑中,兔子因為貪睡,輸給了烏龜,心裡很不服氣,便再度向烏龜下戰帖,烏龜也一口答應。

但烏龜動作慢歸慢,頭腦可一點都不傻。

他知道兔子有過先前的慘痛經驗,這次一定不會因為貪睡而誤事,便提出附帶條件,說:「要比賽可以,但這次的比賽路線要改成從山上到山下。」

「好啊!那有什麼問題。」兔子超得意,心想烏龜這次絕對輸定了。

比賽當天,再度請來公雞當鳴槍官。在一聲宏亮的雞啼聲下,兔子立即向前飛奔,把烏龜遠遠拋在後頭。

跑到半山腰的時候,兔子開始覺得有點累了,便告訴自己:「休息一下好了,反正只要沒睡著,烏龜肯定趕不上我的。」

就在他停下來喘口氣,不到一分鐘,就聽到遠處傳來轟隆轟隆的聲音,而且還愈來愈大聲。

「掰掰!我先下山等你囉!」原來,烏龜將自己縮成一團,像顆石頭般地滾下山。

兔子見狀,拔腿一路追趕,但終究還是趕不上烏龜的滾速。等他抵達山下的終點,烏龜早已經在接受動物們的簇擁歡呼。

烏龜之所以能在第二回合比賽得勝,關鍵就在於,他已經清楚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才會要求改變比賽方式,找出一條對自己最有利的路徑。

聽起來好像很簡單,當我們碰上生命中的龜兔賽跑時,卻常常會忘了,人生這條路,有時也未必只能照著既定路線跑。

有一位友人,他的生涯轉換非常有趣。國立大學畢業的他,因為天資聰穎,很快就考上公職,還當了一陣子的公務員。

後來,因為看不慣公部門的體制運作,就辭職跑去醫院擔任行政工作。或許是在這樣的氛圍薰陶下,加上又有親戚在當中醫師,幾年後,他就決定報考學士後中醫學系,結果還真讓他考上了。

當時,他已經三十出頭,等到他念完五年書(含實習一年),重新步入社會,恐怕也接近四十了,周遭多少有一些反對聲音。

有的人說:「怎麼不好好回去當公務員,還跑去念書?」也有人說:「想當中醫師應該早點想清楚,到了三十多歲了才重新開始,怎麼成家立業呢?」

不理會他人的耳語,友人還是進入學校就讀,而且一晃眼,五年就過去了。現在的他,不僅如願成為一位中醫師,還因此結識了現在的妻子,過著自己夢想中的生活。

我常常會用這個例子激勵自己,也鼓勵其他人。很少人能像他這樣,勇於跳脫人生的既定路線。

尤其是在三十多歲的年紀,絕大多數的人不是追求工作肯定,就是進入婚姻關係。

他卻如同故事中的烏龜,雖然爬得慢,但因為懂得創造一條有利(或喜愛)的路徑,很快,就後來居上。

每個人都渴望過不一樣的人生,卻又無可奈何地活在既定框架裡,一說起原因,第一個因素就是現實問題。

但我看了這麼多的例子後,發現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出在,很多人已經失去對人生的想像力。

因此就算有了錢,經濟無虞,做的事情還是跟以往沒什麼兩樣,依舊活在世俗框架裡,學別人怎麼吃、怎麼穿、怎麼玩,然後再等著別人告訴自己,幾歲的時候該做什麼事情。

在既定路線上奔跑,沒什麼不對也沒什麼不好。重點是:你,快樂嗎?答案,才是關鍵。

【幸福小語】

人生好比一座山,爬山的過程中,有的人喜歡走林蔭大道,有的人喜歡走羊腸小徑,也有人喜歡往人煙稀少的地方跑,欣賞不同的風景。

路線不分好壞,但千萬不要盲從,一味往人多的地方走,以免最後才發現,根本爬錯了山頭。@

摘編自 《幸福不是因為擁有很多, 而是執著很少:懂得放下執著,才會明白什麼是你要的幸福》 人本自然文化 提供

相關新聞
這裡  現在很幸福
研究:童年幸福快樂 長大後能賺錢
「一輩子可以看一次神韻是很幸福的」
總裁夫婦:「神韻讓人感到光明和幸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