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埠紀念音樂大師馬思聰百年誕辰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5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45年前﹐中國音樂大師馬思聰因不堪文革迫害和侮辱而被迫出走,在紐約發表題為「我為什麼逃離中國——關於文化大革命的可怕真相」的講話﹐轟動世界。當人們紀念馬思聰百年誕辰﹐寄望中共從文革學到歷史教訓﹐從此不再害人時﹐大陸著名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遭中共數年的非法監禁和迫害,歷盡艱險逃出家庭監獄,進入美國駐北京使館尋求保護的事實打破了人們對中共的幻想。

今年5月7日是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教育家馬思聰誕辰100週年﹐為紀念這位中國音樂大師一生在音樂上所作的奉獻,美中文化交流協會、弘志教育基金會、紐約詩畫琴棋會、海外華文作家筆會、曼哈頓藝術團等社團﹐5月5日 在曼哈頓華埠孔子大廈友誼廳聯合舉行「馬思聰百年誕辰紀念活動」。

馬思聰於1912年出生於廣東海豐,1987年在費城病逝﹐他是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少有的集創作、演奏、教育於一身的音樂家,並在音樂的每一個領域都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他以西方作曲方式、中國地方音樂精髓所譜出的樂曲更是豐富多元,他卓越的演奏與創作,使源自西方的小提琴音樂不僅成為中國音樂的一部分,而且廣為傳播,是中國小提琴音樂的開拓者。

1931年,年方19歲的馬思聰學成返國﹐創辦「私立廣州音樂學院」並出任院長。當時他一邊任教,一邊巡迴演出,把音樂帶到中國各個角落。抗日戰爭爆發後,馬思聰創作了二十多首抗日歌曲,領導抗戰合唱團在許多場合表演,並灌製錄音。這期間他譜出了馳名的「內蒙組曲」,其中的「思鄉曲」更成了馬思聰家喻戶曉的代表作,非但寫盡抗戰時期流離顛沛的人心,及至今日,仍深深撥動海外遊子思鄉之弦。

但即使以馬思聰的音樂才華、對音樂教育的貢獻和國際聲望,都沒法逃過中共1966年發起的文化大革命浩劫。紅衛兵的批鬥、羞辱,把時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的馬思聰打得頭破血流,逼得馬思聰一家選擇了逃亡的不歸路。最後經香港來美,輾轉到費城定居。

美中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麥子為紀念會致詞﹐他介紹馬思聰的生平後說﹐馬思聰的人生際遇最讓人沉痛的部份是﹐馬思聰本來不想離開祖國﹐卻不得不離開﹐尤其是1948年在中共建政前美領館大使登門拜訪﹐請馬思聰前往美國做終身教授時﹐他兩次斷然拒絕赴美﹐而要留在祖國。但最後因不堪迫害和侮辱而被迫全家做「漂泊四方的飢餓幽靈」登漁船偷渡香港﹐出走國外﹐以抗議暴徒罪惡﹐一個偉大的愛國者卻被定為「叛國投敵分子」﹐這一罪名直至1985年﹐而國內親屬數十人受到株連﹐慘遭迫害。

中山大學校友會副會長周秉流、弘志教育基金會主席陳玉駒、海外華文作家筆會會長蔡可風、紐約詩畫琴棋會會長梅振才、中華總商會董事于金山也分別致詞﹐在紀念馬思聰的音樂造詣的同時﹐也紀念他的抗爭精神。

紀念活動除了播放了紀錄片「鄉思」、「魂歸故里」及馬思聰先生創作的音樂作品外,還有紀念馬思聰先生的詩歌朗誦,以及歌舞文藝節目。在會場同時展出的還有紐約僑胞紀念馬思聰先生的詩、書、畫作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