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少補課多 逾半家長稱孩子無童年快樂

人氣 4
標籤: , ,

【大紀元2012年06月01日訊】今天是六一兒童節,許多家長幾天前就在考慮送孩子甚麼樣的禮物。有人說,現在的孩子甚麼都不缺,就是缺一個快樂的童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網絡調查顯示,53.2%的受訪者認為現在孩子沒有自己的童年快樂。

據報導,上週,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網絡對11,754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3.2%的受訪者認為現在孩子沒有自己的童年快樂;其中11.3%的人認為現在的孩子比起自己更沒有童年。受訪者中,孩子家長占57.5%。

山東省莒縣的徐女士有個4歲的兒子。雖然孩子還小,但她已經開始考慮給孩子報輔導班了。徐女士說,自己其實並不期盼孩子將來大富大貴,但身邊許多家長的做法讓她備感壓力。「我有一個在市裡工作的朋友,給孩子報了10多個輔導班。最後孩子實在不堪重負,她才把輔導班數減到七、八個。」

造成現在一些孩子不快樂的原因有哪些?調查中,「業餘時間都在學習、補課」(71.1%)排在首位,「父母過高的期望」(66.4%)緊隨其後。其他原因還有「升學考試壓力大」(62.5%)、「缺少同伴」 (52.7%)、「沒有戶外遊戲空間」 (45.4%)、「沒有遊戲時間」 (27.0%)等。

另外,78.9%的受訪者認為,孩子童年不快樂,全社會都該對此負責。51.0%的人認為家長應該負責,44.3%的人認為學校應對此負責。

上海師範大學青年學院黃洪基表示,過大的學習壓力和家長過高的期望,是造成現在很多孩子童年不快樂的兩大主因。一般來說,越是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對孩子施加的壓力和對孩子的期望往往越大。隨著一大批文化程度較高的80後開始為人父母,現在孩子所承受的來自父母的壓力越來越大。

兒童作家魯稚認為,除了學習壓力,家長的焦慮也是造成一些孩子不快樂的根源。「現在整個社會遍佈焦慮,在這種情況下,缺乏安全感的家長會把自己感受到的焦慮和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從而不斷和周圍人攀比。過分攀比會使家長變得片面和短視,很難看到孩子的優點和興趣,只是一味強調成績,從而親手毀掉孩子的童年。」

孩子童年缺少樂趣會帶來哪些後果?調查中,獲選率最高的三項依次是「不利於身心健康與人格健全」(70.1%)、「容易產生厭學情緒,不利於未來發展」(68.5%)、「缺乏好奇心和活力」(60.1%)。其他還有「容易變得一味順從而不願獨立思考」(57.6%)、「長大後容易沉迷網絡」(50.3%)等。

黑龍江省大慶市的李女士說:「現在孩子大了,學習成績不好不說,還對甚麼都提不起興趣。不愛運動,不喜交際,每天窩在家上網,沉默寡言。早知如此,那時就不強求他了。」

魯稚說:「孩子的童年壓力過大會使他們產生許多負面情緒,影響他們正確人格和價值觀的形成。」學習本是一個探索世界、充滿樂趣的過程,但在當前功利化的應試教育中,很多孩子做著重複性的練習題,在儘量短的時間裏達到知識的機械記憶和答題的條件反射,幾乎毫無趣味可言。在這種枯燥的做題過程中,學習在孩子心目中便成了令人厭煩,甚至是十惡不赦的東西。

調查中,85.2%的受訪者呼籲,讓孩子多些遊戲,少些考試、補課,還孩子快樂童年。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屁小孩兒》第二十四章 揚名四海
湖南湘潭學校假日補課  眾學生撕書反抗
英檢一筆搞定  智慧評量筆簡便
認識哥本哈根(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