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陈桂里为病人奉茶 摆脱忧郁症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0日报导】志工系列报导(中央社记者沈如峰宜兰县10日电)“是新娘来奉茶喔?我只有带健保卡,没带红包喔”,今年77岁的陈桂里8年前罹患忧郁症,但自从到宜兰罗东博爱医院当志工,每天为病人奉茶、量血压后,越来越快乐。

宜兰地区许多老病人不习惯网路挂号,加上现场挂号可以排进前几名的看诊名单之中,因此每周一至周六清晨6时开始,博爱医院内就有许多人在抽号码牌,等待7时一到柜台上班后排队挂号看诊。陈桂里此时也开始忙着在院内四处穿梭,端着热茶给病人,或是坐在志工桌上,先为患者量血压。

陈桂里在2岁时父亲就去世,7岁起与母亲打零工,没有机会受教育,17岁在母命之下招赘,但之后因为丈夫收入不稳定,夫妻俩与孩子全被母亲赶出门。

“我那时才刚生下第3个儿子未满月,就出门起会借钱”,陈桂里说,当时她根本来不及坐月子、调养身体,就出门找了16人起会,借到新台币1600元,之后加上其他存款凑了2800元,买下不到10坪的破屋落脚,这一住就是16年,后来还好在工厂稳定上班,买了间像样的房子安居至今。

8年前,陈桂里从工厂退休,过去原本每天在厂内生产线上埋头工作、忙碌不已,还可与同事一起用餐或说话的生活完全变了,突然间清闲下来的日子让她很不习惯,加上丈夫不多话、两人互动少,她只好坐在家里发呆,连电视也不想看,望着时钟一分一秒慢慢过去,慌得连手脚都不知道摆哪里好。

陈桂里当时觉得自己远离人群好孤单,忧郁症就这样找上了她,变得不爱讲话,什么事都往坏处想,晚上睡觉时甚至还会梦到死亡,几度泪如雨下,当时丈夫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才好。

某天,陈桂里因丈夫咳嗽很不舒服,陪他到博爱医院挂号看诊,当时一进院内,见到穿着制服背心的志工笑咪咪走过来,询问他们有何需要协助,陈桂里的内心瞬间感觉好像被震动,就像俗话说“被雷打到一样”,很羡慕志工为人服务,她随即走向志工说“我也想当志工”。

陈桂里说,当时她已68岁,院方认为她还算硬朗,在应征后第2天就到医院报到,接受一连串的训练,几个月后正式成为志工队员。这8年多来,陈桂里除了自己要看病之外,几乎不请假。

“揪感心啦,多谢你端茶给我喝!”“哎唷!是新娘子来捧茶喔?我今天只有带健保卡,没带红包来给你喔,哈哈。”在医院服务的每天上午,陈桂里都在这样的温馨与笑声对话中,展开志工服务工作。

“你最近的血压有卡好喔”,陈桂里为排队挂号的民众送上热茶后,有时还要在志工桌上先为患者量血压,之后填上血压指数表,方便病人在看诊时拿给医生参考。

见到看诊民众握着茶杯微笑道谢,或是病患感受到贴心的量血压服务,陈桂里也同样感觉到温暖。陈桂里说,“到医院的民众都是身体不舒服,当志工更要微笑以对,不能臭脸”。

热心服务加上几乎很少缺席,陈桂里渐受外界肯定,曾得过宜兰扶轮社“热心公益服务社区奖”与宜兰县100年度“第7届金愿奖爱心志工表扬”,去年更因服务超过8000小时以上,获颁内政部志愿服务绩优金牌奖。

当志工8年来,陈桂里在医院见过很多因病而苦、行动不便的民众,让她觉得自己能活能动的人生已算是不错,没有理由忧郁,心情也变得更开朗。

“服务让别人得到帮助,也让我自己越来越快乐”,陈桂里说,当志工让她整个人脱胎换骨,身体也比以前更健康,摆脱忧郁症,每周一至周六天一亮,就期待着到医院当志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