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華:中華兒女蒙難中原系列(二十八)

吳少華

人氣 19

【大紀元2012年07月15日訊】史雲峰

長春市工人。文革時因保護自己的老師,被打成「鐵杆保皇派」,1974年寄發反文革傳單,被秘密逮捕,經兩年審訊,飽受折磨,始終不承認有罪,1976年12月被槍決,臨刑前嘴裏塞滿紗布,並用針線縫合嘴巴禁止發聲,年僅27歲。1980年平反,追認為中共黨員、革命烈士,其傳單保存於吉林革命博物館。

相聲大師馬三立

本可說點跟政治不搭邊的相聲保平安,可他卻選擇了著名的《開會迷》,諷刺以開會為職業的幹部,因當時幹部幾乎是共產黨的代名詞,故被扣上反黨帽子,屢遭迫害。該相聲的創作者何遲,1949年後論功行賞本可做天津文化局長,他卻不感興趣,專心寫相聲,結果也打成右派,遭迫害多年,全身癱瘓。

朱洗敢

1958年,全國開展了瘋狂的消滅麻雀運動。著名生物學家朱洗敢為麻雀平反,他上書毛澤東指出,「當年普魯士大帝費裏德里希一世因提倡捕雀以致全國的樹葉都遭蟲咬的歷史教訓。」朱洗於1962年病逝。文革爆發後,因把偉大領袖與普魯士大帝相提並論,仍然受到了紅衛兵砸碑掘墳、曝其屍骨的嚴懲。

陳時偉和左宗杞

夫婦均為留美化學家,後任教蘭州大學,陳任副校長。反右時均被打為反黨集團首犯,陳時偉大饑荒時餓死於農場。女兒陳緒明曾為父鳴冤,結果平時成績一直第一的她高考連續落榜,文革時聲討父母並劃清界限,仍遭批鬥,發瘋後失蹤。左宗杞四處認領女屍或辨認女瘋子,均非女兒,後赴美,永不歸。1989年,左宗杞在美國去世,享年81歲。2006年蘭大化學化工學院六十年華誕,申泮文院士為化學化工學院題詞「學壇獨步」,並在賀信裏表達了對已故左宗杞、陳時偉的深切懷念之情。

名作家張滬

16歲入黨,因對公車制度等特權不滿被打為右派,其丈夫作家從維熙和同為老黨員的父親、弟弟也成右派。她在勞改中受盡屈辱,吞安眠藥自殺但被搶救。出院時丈夫向院長道謝。女院長說「當時我們不知張滬是右派,不然不會費那麼大力氣搶救!」不久後,張滬就因「自絕於人民」被嚴懲,與丈夫入獄。

巴鴻

電影《智取華山》的導演巴鴻,被打為右派後在北大荒勞改,大躍進時的勞動任務就是挖墳坑,定額每人每天挖三個。男高音歌唱家莫桂新(女歌唱家張權的丈夫)的墳穴就是他挖的。當時勞改犯死得太多,連做墓牌的木板都不夠,後來墓牌只是塊紅磚,用粉筆寫上名字,下一場雨後粉筆字消失,死者便成無名孤魂。好宰相的特長是「我來晚了」,每次有人被打死餓死被自殺,他就哭著下令追查。張權陪周恩來跳舞時問周,右派分子(指丈夫莫桂新)如改造好能回來嗎?周不予回答。

王性堯

愛國實業家王性堯,1934年開始參與籌建國貨公司,開展國貨運動,抗戰時冒生命危險運輸急缺物資。內戰時投向中共,1949年後在上海主持國貨外銷工作,並積極認購公債;在朝戰中捐獻鉅款,在工商業改造中帶頭申請公私合營,多次受毛澤東周恩來接見合影。文革遭殘酷迫害致死,後平反,骨灰進了上海烈士陵園。

劉世楷

天文學家、氣象學家劉世楷,創制天球座標概算儀和太陽概算儀,中國天文學會發起人之一。1949年前屢屢批判國民政府,1949年後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但又看不慣官僚主義和大躍進,繼續1949年前的作風,提意見批評政府,說要「對國家盡一點愚忠」,文革時立馬被打倒,遭殘酷批鬥,文革初即與妻子跳樓自殺。

白玉昆

京劇生角。在上海紅足二十年,曾與梅蘭芳合唱《霸王別姬》,武生戲以《反五關》、《呼延贊表功》、《槍挑小霸王》最拿手,他的關公戲也曾在東北風靡一時。文革時被批鬥遊街,停發工資,家人也加入批鬥他的行列,最後雙目失明,雙耳全聾,1971年含冤去世。

韓俊卿

河北梆子戲著名旦角,韓派創始人。文革時被汙為假勞模,每日跪著遭批鬥,剃陰陽頭,因早年纏過小腳,被天津梆子戲劇院的造反派要求脫鞋在煤渣上走,她不堪淩辱,服毒自盡,還生怕死得不夠快,被救後會遭更殘酷虐待,加吞了一把火柴頭。自殺當晚,天津市委還通知將她定性為叛黨分子。1978年平反。

陸蘭秀

蘇州圖書館副館長,因反對文革入獄。她在獄中撰寫大量文章,上書毛澤東,否定文革,她責問毛:「你可以把迫害人民的一切責任推給下級,但文革是你親自領導,是逃避不了的」。後蘇州召開四萬人大會,判其死刑。刑前遊街示眾,為防止她發聲,遊街前卸掉其下頷骨,口裏塞滿破布。1978年平反。

馮友蘭

文革時教授蹲牛棚,須早請示晚彙報,排隊報數時要自報政治帽子。馮友蘭自報是反動學術權威,紅衛兵罵他避重就輕,應是反動學閥,輪到洪謙,學著說自己是反動學閥,紅衛兵說他不夠格,是反動學術權威。輪到哲學家馮定,參考洪謙自報反動學術權威,紅衛兵說他只寫過《平凡的真理》,是反革命修正主義份子。

吳興華

1966年8月,北大教授吳興華被強制勞改,紅衛兵逼他喝水溝裏的髒水。該水溝有化工廠排出的污水。他很快中毒昏迷,但被說成是裝死,不准送院,當晚死去,年僅44歲。紅衛兵說他畏罪自殺,剖屍求證。他被視為學貫中西的大師,通曉十幾國語言和文學,詩作甚佳,卻英年早逝,已佚失的《神曲》譯稿被譽為神品。

注:文章所有內容根據微博文字整理而成,非原創,感謝葉克飛先生和多位元學者微博資料以及他們對挖掘中國歷史真相的努力。

相關新聞
吳少華:中華兒女蒙難中原係列(二十六)
朝鮮少女護金正日像淹死獲獎  惹怒大陸民眾
【吳少華】:家樂福交保護費 駱家輝低調出行
吳晗遭嚴批原因:被疑「朝中」有彭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