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真圓夢助人 自己也成長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07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萌騫台灣南投報導)遺傳自母親愛照顧別人家小孩的天性,林淑真小時候聽到小孩「丟掉」的廣播,即許下建孤兒院的心願,13年前她和先生投入寄養家庭行列,守護15位缺乏家庭溫暖的兒童,圓了小時候的夢想,並獲得101年同濟會全國兒童守護天使代表。

「助人的同時,自己也獲得成長。」年近六十臉上卻沒有一絲皺紋的林淑真說,「脾氣完全改變了,以前開工廠拼事業食的急躁沒有了,整個心都變得緩和下來,遇到寄養的孩子們情緒不好時,會等他們發完脾氣再跟這些孩子講道理。」

除了「超愛」小孩的先生,連3個已成家的兒子及2個媳婦,現在都已準備好接棒了,也都參加了寄養家庭的訓練,林淑真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大家13年來心念一致地幫助缺乏家庭溫暖的小孩,每個人都以參與守護寄養兒童的工作為樂。

林淑真不久前右手受傷,一位3歲時就來她家的小四女孩說:「以前都是『媽媽』照顧我,現在『媽媽』受傷了,換我來照顧『媽媽』,由我來幚您洗澡。」從那時起,林淑真就由那位「女兒」幫她洗了一個月的澡,直到手復原為止。

林淑真第一個「孩子」是重度智障,8歲了連大小便都無法自裡,長期受家暴,鼻中隔沒了、牙齒全打掉了,眼神空洞而充滿敵意,在全家愛心澆灌下,1年後防衛心消失、情緒穩定了,5年後,能自己燒開水、摺被子,症狀已減為輕度。

母親被剝奪親權的女孩剛來時,充滿敵意、仇恨和暴力,動不動就要抓別人去撞牆、跳水溝,經過8年家庭溫暖的滋潤,她現在很喜歡這個家,也很認真讀書,還獲得中興高中推薦為總統教育獎候選人。

林淑真女士欣慰地表示,加入寄養家庭的行列,從這些「子女」身上,獲得的歡樂多於眼淚。她把每位孩子都當成親生兒女,透過以身作則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們養成正直、負責任的品格,期待他們未來都能獨立、堅強。

(責任編輯:羅令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據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口自殺死亡率是各年齡層之冠,自殺原因多為殘障、久病等個人身心健康及缺少家庭、社會支持有關。為募集關懷銀髮長輩愛心基金及宣導高齡自殺防治,苗栗縣生命線協會將於4月28日上午9時至下午2時,將在苗栗市中苗天橋下舉辦愛心義賣園遊會,創辦自殺老人急難救助金。
  • 「給他一個家,把愛找回來」!台中市長胡志強今天籲請愛心家庭加入寄養家庭行列,雖然台中市已有很多寄養家庭,但還需要更多家庭,一定有人願意打開家門讓愛住進來。
  • 台中市招募寄養家庭,呼籲更多愛心家庭接納需要陪伴的弱勢小孩。社會局表示,目前大台中尚缺近30戶家庭,凡台中市民30至65歲間、有固定收入,及有1 人可全職陪伴的家庭,就可一起發揮愛心。25日記者會,有18年、9年招募家庭經驗的陳姓、李姓夫婦,分享走過來時路,呼籲加入行列,讓生命活得更有意義。
  • 「養育之恩大於天!」因為寄養的雅婷要參加廚藝競賽,徐季幼四處打電話給鄰居,要求包辦午餐,為的就是讓雅婷有多點練習機會,即使1個月來都吃同樣幾道菜,她也毫無怨言。
  •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在寄養家庭無私的愛不斷地傳遞給需要被關愛的寄養兒童過程中,看到許許多多愛的奇蹟與感動。寄養童楊雅婷9日在記者會中含淚水對寄養父母說出她心中無限的感謝。
  • (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雲林家扶100年寄養安置服務594人次,主要以遭受虐待疏忽、父母一方或雙方因案入獄或父母死亡、失蹤、離異為主,這樣的兒童逐年增加,但寄養家庭反而遞減,目前呈現飽和狀態,已有5位孩子被安置到外縣市,雲林家扶急呼社會為失依兒童找一個溫暖的家,16日上午於縣府召開記者會並邀請寄養家庭分享照顧寄養兒的心路歷程。
  • (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 雲林家扶100年寄養安置服務594人次,主要以遭受虐待疏忽、父母一方或雙方因案入獄或父母死亡、失蹤、離異為主,這樣的兒童逐年增加,但寄養家庭反而遞減,目前呈現飽和狀態,已有5位孩子被安置到外縣市,雲林家扶急呼社會為失依兒童找一個溫暖的家,16日上午於縣府召開記者會並邀請寄養家庭分享照顧寄養兒的心路歷程。
  • 新北市家扶中心今天表示,寄養家庭長期供需失衡,今年尤其嚴重,不到年中,就增加了29名需要寄養的孩子,寄養家庭卻只增加1戶,亟需更多家庭新血加入。
  • 【大紀元5月26日報導】志工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曾盈瑜台北26日電)「牠現在的臉介於男孩跟男人之間,走在路上常有人誇獎牠很帥。」台灣導盲犬協會寄養家庭志工葛寧莉,指著快1歲的黑色拉不拉多犬Mentor,露出母親般的笑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