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用戶水費大增 紐約智能水表引爭議

人氣: 21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08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至今年初,紐約市83萬多用水戶中已經有95%安裝了計量精確、可以實時監控用水情況的無線智能抄水表系統(Automated Meter Reading,簡稱AMR),從而終止手動抄水表來結算帳單的歷史。但智能水表是否真的精確可靠呢?145位居民和商家到公益維護人白思豪辦公室投訴,換裝AMR後他們各家的水費大增,最多的翻了十倍,令人費解。白思豪8月9日為此舉行聽證會,質疑市環保局(DEP)智能水表計量不準,卻讓民眾買單。
  
在聽證會上,來自皇后區製造香腸並批發的Anthony Costarina表示,自從店裡裝了智能水表以後,所繳的水費總是很不正常﹕「我以前從來沒有為水費頭痛過,直到去年3月安裝了AMR後,我的帳單就開始爆增,從每季度1,000元翻倍至2,300元。」到去年7月份他的水費繼續增到10,554美元/季度,Costarina 僱了一家持牌水管公司前往現場查看情況,工作人員檢查後說水管沒有問題、沒發現內漏,「那問題究竟在哪兒呢?水費翻了八倍,實在讓人難以負擔。」 Costarina無奈的說。
  
在布碌崙開超市的Jimmy Rodriguez對店裡的水費也表示看不懂,「從前我的水費是1,200元一季,突然就增到20,000元一季。」Rodriguez僱律師上訴了兩次,但是環保局堅持水表計量收費均無誤「OK」,下一張帳單還是20,000元,「但是我不OK,我不想交這20,000元。」Rodriguez說。

智能水表是否可靠?白思豪8月9日為此舉行聽證會,質疑市環保局智能水表計量不准,卻讓民眾買單。(攝影﹕蔡溶/大紀元)  
  
官司還沒結果,Rodriguez因為不繳20,000元水費需向環保局抵押房產,「我別無選擇,只好同意這個條款。」白思豪認為,在訴訟解決之前,民眾應該可以對不認可的糊塗費拒絕繳款,他打算對此提案。
  
皇后區的Chagit Gluska和她先生擁有一家小雜貨店,他們以往三個月的水費才40元左右,到10月底店裡的水費卻猛增到14,000美元一季,「我家裡有八口人,包括洗、清潔、洗衣做飯,家裡全部水費是200美元。」Gluska說,相對家裡的水費,她店裡只有一個廁所、一個洗水槽和一名工人,怎麼會有這麼「烏龍」的水費呢?她前後請了四家持牌水管公司前往現場查看情況,都查不到問題。Gluska拒絕繳付她認為不合理的收費,但是房東替她交了水費並要趕她搬家,令她萬分苦惱。
  
「我們每年發出3百多萬張水費單,雖然這其中有錯,並不十全十美,但我相信我們有一個好的系統。」環保局長麥宏尼(Matthew Mahoney)表示,AMR技術上是成熟可信賴的,自從安裝無線智能水表系統後,環保局客服中心收到的電話投訴是過去5年來的最低,通訊無線傳輸的功能可幫助用戶監察耗水量,防止浪費。「今年布碌崙一家人裝修浴室,無意將抽水馬桶弄漏了,由於他登記了自動監控用水量的服務,我們的系統通知他5天用水異常後,他及時補漏,等於每天節省了70美元。」
  
局長解釋,白思豪提交的145家投訴中,多數都是因為此前手動抄水表均為「估抄」,水表陳舊多有20多年的歷史,一直收低了,而改裝新的智能水表後為實抄,因此水費一下子增高﹔還有一部分是住戶根本就沒裝AMR﹔另有51%的住戶沒向環保局提交正式投訴書。
  
白思豪建議環保局,當水費單翻倍時應「立即派遣人員免費檢查水表」,為民眾排憂解難,以及改善水費單的訊息表達方式,使之一目了然,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用語複雜,讓人看不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