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普:奧運光影下的劉翔和粉絲

桑普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8月15日訊】從7月27日到8月12日,為期十七日的倫敦奧運會終於圓滿閉幕。回首當天,開幕式已備受好評,展現英國歷史進程,盡顯憨豆英式幽默,女皇紆尊粉墨登場,活潑壯觀不落俗套,絕不單調機械呆板,點燃聖火不顯霸氣,成本遠遜北京奧運,效果更勝北京奧運。

在自由民主的英國土地上,我們看不到英國政府把倫敦「訪民」集體趕出首都的暴政,也看不到政府把示威抗議活動侷限在從不會批准示威的密閉公園,更看不到有關當局擺佈兒童假唱、狂囂帝國魅力、歌舞整齊劃一等專制遺毒。英國文化底蘊深厚,漸進改良,潤物無聲,世人稱道。中共文化狂霸自大,摧折文明,殘民自肥,有目共睹。這跟愛國無關,反跟事實有關。與其愛慾橫流,不如正視現實。

放眼賽事,很多國人都把目光放在比賽勝負和獎牌爭奪,甚至把全副感情押在中國隊摘金數目,天天盤點中國是否保持首位。這種思維模式是從「我是中國人」的自我認同,興起「中國隊要贏」的心理亢奮,甚至覺得一旦「中國隊贏了」,就等於「我也贏了」、「中國贏了」,高潮迭起,羽化登仙。由始至終,這套論述毫無邏輯基礎。即使這種感情不會害人,但充其量也只能拿來自娛自慰而已,屬於「民族主義」的虛無表現,甚至在某些關鍵時刻,足以被當權者操弄,民眾還可能懵然不知。君不見,贏的,不是「中國」,也不是「你」和「我」,而是那位出色的運動員。

無論那位運動員國籍為何,只要循規蹈矩(不要像中國女雙羽毛球隊般消極比賽爭相輸球),表現優異出色,令人拍案叫絕,不論是牙買加飛人保頓,抑或是中國泳手葉詩文、香港單車高手李慧詩,都是「人」的成就和功勛,值得稱道褒揚,不因是否跟筆者同一國籍而厚此薄彼。

筆者這樣說,當然是政治不正確,但這款愛國政治本身就不正確。這種體認相當重要,否則正中了當權者或愛國賊的魔咒,例如「你不力挺中國隊,就不配做中國人」、「你不支持中國隊,收了美國多少錢」、「中國隊輸了,你憑什麼高興」。瘋言狂語,莫此為甚。

至於劉翔,他在百一米欄預賽中,跨不過首欄摔倒後,再度跟奧運獎牌絕緣,後來證實跟腱撕裂,震驚中港兩地,令人相當惋惜。然而眾所周知,相較於西方國家,中共當局「從娃娃抓起」的整套嚴酷挑選和培訓運動員制度,以至整套圍繞培訓制度的政治專政體制,基本上缺乏對運動員自由和人性的應有尊重,導致運動員大多淪為國際賽事的獎牌孵化機器,唯有大戰大勝,熬出了頭,例如李寧、伏明霞、姚明等人,才有機會告別體制,轉換跑道。

以劉翔為例:教練孫海平等培訓人員,早已明知劉翔舊患未除,卻依然在賽前數週密集訓練,害慘了劉翔。廣告贊助商投資和押注劉翔,有可能以他出賽為先決條件,面對重壓,勉強上陣,害慘了劉翔。四年前劉翔退出京奧,習近平立即致電孫海平和劉翔,指示「傷病痊癒後要繼續刻苦訓練,增強鬥志,為祖國爭取更大的榮譽」,好一個「要」字,心眼上只有「祖國更大的榮耀」,從來沒有尊重過一個本來可以在毫無政治壓力下自決去留的劉翔,害慘了劉翔。

今年,國務委員劉延東說,劉翔在倫敦奧運的表現,最好地體現了「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但中共當局究竟又體現出什麼樣的精神?何時才能讓所謂國家級運動員,全面脫離黨國的壓力和操控,自主決定他自己的精彩人生?失去了參加或不參加體育運動比賽的百分百自由,這又是什麼貨色的「體育精神」?不正是「有中國特色的體育精神」嗎?

轉自《BBC》

相關新聞
桑普:楊師群教授事件與奴化教育
桑普:孫東東事件的啟示
桑普:堅持盡早實現雙普選
中共限報谷案與劉翔退賽 被批新聞沒自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