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解決台老化負擔 朱敬一:調整產業結構

台灣建立一套完善遠距醫療照護模式 大陸老化速度晚台灣10年 正好成為台灣未來市場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2年08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灣台北報導)2030年2.5個勞動力要養一個老人,對今年出生的龍子,這數據是沉重的負擔?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倒不認為會是個問題,他認為調整產業結構即能解決台灣人口老化、少子化的問題。

朱敬一提出一個2008年的數據,當年宏基電腦營業額5,500億,員工6,700人;同年度仁寶的營業額也有5,000億,但員工有4萬3,000人。他表示,同樣的產值與稅收,代工的必然是問題,要以很多人力才能創造利潤,而宏基打品牌創新,用的人力少就能有同樣的產值,繳稅養老人。結論是到底要用什麼樣的經濟結構才能解決台灣人口老化、少子化的問題。

台灣做遠距長照 大陸是未來市場

朱敬一表示,老人的問題應該是「孤獨」與「孤立」,缺乏人陪伴,該如何解決?他認為,網路的個人化特色,從網路的看診、購物、遊戲等,用網路工具補足老人無人陪伴的「孤獨」與「孤立」感。台灣現在開始規劃、試驗,而大陸老化速度晚台灣10年,正好成為台灣未來的市場。

2010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為10.7%、中國大陸為8.2%;2030年台灣為24.4%、大陸16.5%;2040年台灣31%、大陸為23.3%。由前述數字觀察,台灣老化的速度「領先」大陸10年。

朱敬一說,台灣的老化速度雖然快,但大陸更快,從一戶4子,到一胎化政策,「一夕之間將出生率快速下降,全世界沒有一個歷史、一個國家發生過這種事情。」

朱敬一表示,老人使用遠距照護、購物等都要先試驗,而且需要互動式的試驗、出錯的試驗,經過試驗後修正,而且網路要有文化、貼近人性。朱敬一表示,台灣與大陸的老化速度差10年,這樣的時間差距剛好給台灣作試驗,建立出一套完善的遠距醫療照護模式,成熟後銜接大陸老化市場的需求。他自嘲:「很少有一件事能讓台灣領先10年!」◇

(責任編輯:韻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