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學者:加入花瓶黨成中國人升職捷徑

人氣 219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8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現在流行一句諺語:「要發財,先入黨」。入黨成為升職的必由之路。但是也有一些人為陞官發財另闢蹊徑—加入「民主黨派」。因為官方條例當中指定在單位領導層當中八大「民主黨派」應佔有一定比例。《外交學者》報導說, 「民主黨派」在當今中國政治當中扮演的角色是幫助共產黨維持權力。

《外交學者》報導說,作者穆春山最近跟一群年輕人討論中國政治。他們抱怨許多不平之事,從高房價,低收入,腐敗和政府官員蜂擁移民國外,他們說,共產黨的權力壟斷是造成這些弊病的根本原因。

穆春山告訴他們,除了共產黨,中國實際上還有八個其他政黨。他們瞪大眼睛,彷彿在聽天方夜譚。

雖然不為大多數人所知,中國的確有九個合法政黨,共產黨和八個非共產黨政黨。這些政黨在1940年代國共內戰的時候支持共產黨。

花瓶黨幫助共產黨維持權力

許多人可能好奇這些政黨在今天的政治當中扮演甚麼角色。答案很簡單:他們幫助共產黨維持權力。舉一個歷史例子:想像現代中國是古代王國,你發現跟過去沒有不同。唯一不同是這個帝國的皇帝不是世襲,但是被「元老」指定。中國有九個「元老」,他們是中共政治局常委成員。總書記是「皇帝」,「元老」的領袖,也是整個帝國的領袖。

除了皇帝和元老,還有大臣。大多數大臣當然是對皇帝和元老忠心的,他們是共產黨的各級官員。但是,為了維持它的統治,皇帝必須顯示慷慨和仁慈,傾聽不同聲音,接受社會不同階層的建議。這些「階層」就是非共產黨政黨。

在毛澤東領導共產黨建立人民共和國之後,這些政黨的地位越來越被削弱。當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非共產黨黨派的一到兩人可以佔據主要職位並掌握實權。比如,最高法院院長沈鈞儒是中國民主同盟主席。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這些政黨徒有其名。是在鄧小平掌權之後,他尋求恢復共產黨「納諫」的傳統,非共產黨黨派開始被嚴肅對待。比如,八個非共產黨黨派的領袖都加入全國人大。但他們的成員僅僅只有名義職位。即使如此,共產黨繼續顯示對他們的尊重,比如跟他們討論國家大事,徵求意見。

花瓶黨成升職捷徑

雖然非共產黨黨派在許多人眼裡是「花瓶」,許多人仍然拚命想加入他們的行列。實際上,穆春山的一個朋友最近問他,是否跟任何這些黨派的人熟悉,因為這位朋友想加入「民主黨派」。

這名朋友解釋,為了達到在公司升職的目的,除了加入共產黨,非共產黨黨派也將被給予優先考慮,因為官方條例當中指定在領導層當中非共產黨黨派應佔有一定比例,這意味著如果他成為非共產黨黨派成員,他將更具有競爭實力,因為其他競爭者都是共產黨黨員。

他說,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許多人加入非共產黨黨派,只為了在單位獲得升職。當穆春山問他,甚麼是「民主黨派」的宗旨和目的,他茫然。「為了掙更多錢。」他最後說。

共產黨和花瓶黨開支由納稅人負擔

但是,要加入這些黨派並不容易。許多黨派要求他們的成員有一定的學術資格和頭銜。比如,一些黨派要求申請者有碩士學位,相當於副教授的中等專業頭銜,或突出的貢獻和所在領域的獲獎。

許多網民表達對於這些黨派的不滿,特別是他們的內部預算和支出缺乏官方數據。一些人評論說,雖然當局認為理所當然的,納稅人要負擔共產黨的開銷,但為甚麼他們也要負擔其他八個政黨?

相關新聞
抓捕數千民眾 中共兩會為腐敗註腳
趙本山落選人大代表
85%網友反對明星當政協委員
劉在中:兩會奇聞ABC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