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紐時:留學台灣 改變大陸年輕人

人氣: 5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08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明編譯報導)今年一月,來自中國東北的學生趙瑩,走出九份(台灣北部小鎮,曾以開採金礦著稱)火車站,來到這個美麗如畫的小鎮,並在雨中看到了她難以理解的一幕:台灣執政黨(國民黨)的一位政治人物,在此前一天的台灣立委選舉中勝選,當時他站在一輛敞篷卡車的後車廂中,通過喇叭向路人大聲致謝。那輛卡車正在九份火車站外的道路上來來回回。

《紐約時報》報導,今年25歲的趙瑩現就讀於臺中國立中興大學獸醫系。起初,她並不知道這個人是誰,以及究竟在做什麽。在詢問旁人之後,她說:「我覺得能看到一位政治人物感謝人民是件很好的事情。台灣人看到了,一定會非常感動。」這是中國大陸學生來到台灣後第一次與眾不同的體驗。

中共當局聲稱對台灣擁有主權,而自治的台灣當局在最近幾年正逐步改善與內地的友好關係。從去年開始,台灣各大學對大陸學生全面開放。在此之前,台灣已經開展了一些與大陸學校的學術交流活動,擴大了大陸遊客數量,並實現了與大陸的直航。

台灣的大學和官員們認為新的招生政策是一種成功。他們認為,長遠來看,這些年輕人最終有可能成為中共制下對大陸有影響力的人,而允許這些年輕人融入台灣社會,應能加強他們對台灣這個民主政權的認同感。

台灣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長何卓飛說:「許多台灣學生去美國留學,返台後變得非常親美。我們希望產生相同的效果。」「也許,在這些來台學習的內地學生,將來有人會成為政治領袖。」

此外,由於台灣出生率下降,申請上大學的人變少,招收大陸學生也被認為是維護招生數量和標準的一個解決方案。

至於大陸的學生來台的目的,有的學生認為,台灣的教育模式和美國很相似,這樣就可以幫助他們在國外找到好工作,同時在台灣受教育花費合理,周圍人還講普通話。

22歲的徐金城現就讀於台中逢甲大學工程系。他表示,在台灣的學習讓他思維變得開闊。而對於自己在大陸大學的求學經歷,他認為過於狹窄和理論化。他甚至不想說出大陸大學裏老師的名字,以免他們感到尷尬。他還提到,他在台灣的導師總是督促他要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提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他認為這很有用,因為許多公司的老板希望員工能夠解決實際問題。

大陸學生是在中共長期的宣傳中成長起來的。這些宣傳稱,1949年國共內戰後,台灣由國民黨統治,但理應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中共當局將採取包括戰爭在內的任何手段實現最終統一。

儘管如此,多倫多大學政治學教授黃一莊(Joseph Wong)仍認為,學生們回到大陸以後,可能帶回這樣的信息:「這兩個社會是不大可能相互融合成一體的。」他說:「這些大陸學生會體驗到台灣是一個根本不同的地方。」

來自河北省的朱豪青正在臺中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專業讀碩士。作為一個學生,他已經注意到了大陸和台灣的鮮明對比。他說,他選擇到台灣學習,是因為他認為國內這樣的專業將集中於「政府管理」,即以一種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城市化。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中共當局在建設基礎設施和發展其它項目的時候,對當地居民進行驅趕,而且基本不提供補償。但相比之下,台灣居民的產權受到法律的保護,發展計劃也更多地受到「現有的住戶和企業需求」的影響,

一些內地學生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們認為自己有責任在學成回國後,告訴他們的同行和家人台灣的民主是如何運作的。

另一位來自中國杭州的學生吳加文,目前在逢甲大學學習商業。他說:「我覺得我是來了解台灣這個社會的。我想我回大陸以後,會對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還有一些學生則想知道在大陸推行民主的難度。來自廈門的學生邰朝目前正在台灣中興大學攻讀公共管理碩士專業。他認為大陸由於人口數量龐大而無法實現普選。一月份在台灣進行的選舉著實令邰朝感到震撼,執政黨國民黨和反對黨民進黨的支持者們在台中街頭排成行,舉著五顏六色的大標語牌。「在大陸,你根本不可能這樣做。」他說。

19歲的張哈利現就讀於逢甲工程,他也認為,如果在大陸舉行全國大選,候選人將付出巨大的代價,這是不切實際的。他說:「候選人必須花錢去上電視,並徵集支持者的簽名。而中國大陸這麽多人,候選人很難負擔得起這麽昂貴的選舉競爭。」

然而,對台灣選舉的觀察,已經讓一些學生改變了之前的錯誤觀念。中共經常在官媒上宣稱,台灣島內的民主是一個混亂的過程。對此,張哈利說:「我之前認為台灣的選舉充滿暴力,而實際上,它非常和平。」

來自北京的學生朱子遷則表示,選舉對他來說是一個迷人的新鮮事。「我看了三天的台灣選舉電視直播報導,能看多少看多少。這事就發生在你身邊,感覺真是太棒了。」

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到台灣學習的一個最吸引人之處,在於互聯網不再受到當局的操控和約束。中興大學的一位研究生說:「這就使我可以解開中共的所有秘密。」他說,他一到桃園國際機場,就登陸到互聯網搜索有關1989年6月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示威的學生遭到軍事鎮壓真相的信息。

另一位在逢甲上學,不願透露姓名的學生表示,他也花了很多時間閱讀國際媒體,以了解中國大陸的真實情況。他說:「我來到台灣後,在YouTube上看過關於文化大革命的影片。」文革是毛澤東在1966年發動的,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攻擊的政治動盪。

他還說:「有一件事讓我很高興,我在台灣看到許多老建築,即使台灣的歷史並不很久。在中國大陸,我們有一個歷史更悠久的社會,但我們已摧毀了許多老建築。我不知道為什麽要這樣做。」

多倫多大學的Joseph Wong說,台灣的教育工作者普遍認為,允許大陸學生來到台灣,可以向這些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展示台灣的人文風貌,而這些學生中,有的將來可能成為中共的高官。

台北淡江大學是一所私立大學,過去一年招收了78個內地學生。該校國際事務副總裁戴萬欽也贊同以上觀點。他說:「內地學生會發現,台灣是一個生活和學習的好地方。」

中興大學海洋生物學研究生薄來,也非常認同此觀點。他說:「在大陸,我們都在相互鬥爭中獲得成功。大陸教育資源較少,人口多,機會少,因此競爭非常激烈。」而台灣生活節奏較慢,人心比較平和。台灣人有醫療保健體系,收入也高。因此,他們都會互相關心。

當然,這些學生也可能無法對大陸產生影響,因為即使他們完成學業,也可能不想再回大陸。正在逢甲大學學習營銷的陳蘇珊表示:「當我回到大陸,我會分享我在台灣的經歷,但我更想用我在台灣接受的國際教育移民海外。我的父母也想移民。」

(責任編輯:張東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