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塌橋調查稱車輛超載 與網爆真相不符

人氣 14

【大紀元2012年09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靜慧綜合報導)9月19日下午,哈爾濱市發佈「8.24」陽明灘大橋匝道傾覆事故調查結果,稱事故直接原因系車輛嚴重超載而致。有一知情人於9月初在百度貼吧和天涯論壇發帖爆料塌橋事故真相,卻遭到刪除。

據東北網報導,9月19日下午,哈爾濱市發佈「8.24」三環群力高架橋鴻福路段上行匝道傾覆事故調查結果。通報稱,事故性質為車輛嚴重超載而導致匝道傾覆、車輛翻落地面,造成人員傷亡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通報還稱,塌橋事故除了上述的直接原因造成之外,還有3個間接原因。

哈爾濱陽明灘大橋坍塌的原因被定性為車輛超載,這一調查結果並不在人們的預料之外。

9月3日,一位署名為「書是看的」知情人在百度貼吧(維揚臥龍吧)以《哈爾濱陽明灘大橋坍塌實情》為題發帖爆料說:「哈爾濱大橋坍塌實情:這幾天不瞭解實情的記者亂猜且抓不住重點,特別聽說要讓養個小破車靠超載掙錢過日子弱者承擔大部責任,令其人財兩空時,責任感要講出實情:

1.大橋指揮部確實未解散,現就在橋南辦公,現負責人是靳麟生和全強兩位挺好的處長。

2.該項目全稱為哈爾濱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究竟是否屬於陽明灘大橋項目我也說不清,再議吧。

3.網上傳的找不到施工單位是不正確的,一直和所有單位有著密切聯繫,爆料的人出於甚麼目的不得而知。

4.該橋在坍塌前,墩柱已經傾斜,特別是中間墩柱低了3公分導致支座與橋板間變成了虛接,實際上施工期間在打混凝土之前,該橋板已經傾斜了,是靠著多個千斤頂支著找到平衡打的橋面,超載確實是坍塌事故誘因。

5.參與和組織事故調查的大部份人,與本工程或主管領導有著各種特殊關係,不可能得出正確結論。

6.工大的教授和百信監理李軍經理現為師徒關係,且該教師還在百信兼職,用千斤頂支著就是該教師的主意。百信公司後面還有原主管城建王副市長胞兄幫忙,當初承攬宣化街立交橋的監理就是王找張文庫要的活,該橋出的事故和今年百信監理在江北海能達工地摔死管安全監理工程師都是該兄利用王副市長的特殊影響擺平的。

7.外請專家一到香格里拉大飯店就被定性了。現主管城建魏偉副市長即為建橋時的建委主任,其兄魏群是現建委主管副主任,魏昶為城管局副局長,設計院歸城管局。

8.福建公司只是個替死鬼,真正承包該工程是哈爾濱『老上號』飯店老闆,該老闆和魏市長鐵哥們,他掛靠福建公司還有在建的哈爾濱王崗高架橋和正在收尾的哈爾濱清河灣橋,工地一個福建人沒有,完全是廉價僱傭當地外行干的,不出事才怪。

9.市政設計院也是個大頭,該項目也是領導指定分包給個人,設計院只是簽個字蓋個章。

10.坍塌的部份確實與中交、中鐵無關,他們承包的是主橋,吊籠事故在該部份發生的。

以上為大家最關心的實際情況,所有事實均可核實。煩請哪位好心人將上述實情告訴死傷者家屬,不能逆來順受,要相信還有正直的好人。也請記者朋友們別走彎路了,以上說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要順著線索走下去會有更大發現。」

目前,該貼已經被百度和天涯刪除。

據《京華時報》報導,哈爾濱市政府網站此前發佈過消息,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曾更改結構,將原工程設計的混凝土結構改成鋼混結構,縮短了工期並節約鋼材費用2億元。

一位不願具名的橋樑專家對《京華時報》記者表示,混凝土結構與鋼混結構最大的區別是在重量上,混凝土要比鋼重得多。工期上,混凝土是澆築的,工序繁雜;鋼結構只需綁起來即可,所以更省時間。

這位專家還分析,這次坍塌最主要的就是平衡性問題,混凝土結構比鋼混結構要穩定得多,因為重量不同,好比一個大漢和一個瘦小的人站在那裏,你推一下,大漢可能動都不動,瘦小的人可能就倒了。重量集中在一側,而另一側沒有,加上大橋平衡性不夠,自然就倒了。

署名為「劉老先生」的民眾先前曾在天涯論壇評論道:「政府官員是腐敗的產物,有腐敗就沒有好質量。從招標到驗收交付使用有多少人插手工程?有多少個周扒皮?有多少收(紅)包的?一公里路倒一名官,這座橋恐怕好幾窩貪官又進去了,悲哀啊。」

(責任編輯:徐亦揚)

相關新聞
柳隨風:18億見證腐朽的奇蹟
組圖:26座大橋坍塌譜盛世悲歌 事故頻發傷亡慘重
58天造中國第一艘萬噸巨輪 首航沉沒之謎
哈爾濱斷橋無責任方 媒體網友同找「元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