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島爭端影響銷量 日系車企在華工廠停產減產

人氣 1

【大紀元2012年09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報導)近日,豐田汽車再度決定關閉在廣東省的一家主要在華工廠,時間長達12天。伴隨著豐田暫停生產的消息,日產、馬自達、鈴木等日本汽車公司也決定暫停生產或縮短作業時間,減少在中國大陸工廠的汽車產量。

9月份以來,中日兩國釣魚島爭端不斷發酵,由於大陸不斷上漲的反日情緒,各地抵制日貨及打砸日貨的行為成為常見現象,令兩國經貿受損,最先遭受衝擊的顯然是在中國大陸的日系車企。日本汽車廠商因此擔心日本汽車在中國的銷量而採取減產計劃。

日系車企在華工廠停產、減產

大陸官方媒體報導稱,豐田於9月26日停止了廣東省和天津市兩處工廠的生產。日產在廣東等地的3家工廠將從27日起停產3天。馬自達在江蘇的工廠將從28日起停產兩天。鈴木計劃從24日到28日將重慶汽車廠的日夜兩班生產改為僅在白天生產。本田擬繼續觀察銷售受到的影響,再決定是否減產。三菱汽車表示沒有減產計劃。但在大陸中秋節的8天長假期間,各日本車企的在華工廠均將停工。

據《日經新聞》報導,豐田汽車將會關閉其位於廣東省的一家主要在華汽車工廠,豐田原本打算從本週日開始一直將工廠關閉8天,直至中秋假期結束。但鑒於目前的事態情況,豐田決定將關閉工廠的時間提前至本週三(26日),比預期關閉時間增加了4天。並且該工廠在今年10月8日復工以後僅僅只會進行一班倒的工作時間。

原本這家工廠實施兩班倒,汽車月產量為3萬輛。

報導預計,在今年9月,這些日本車企工廠關閉可能會累計使得汽車產量減少逾2萬輛。

此前9月18日,本田、日產、馬自達、豐田等日系車企均已經關閉工廠,暫時停產,員工帶薪休假,以避免反日浪潮的衝擊。9月20日後,日系車企才陸續復工。

據HIS Automotive的估算,截至20日,日繫在華車企停產造成的產量損失達到1.4萬輛左右.若以日系品牌平均每輛1.8萬美元的售價計算,這意味著約2.5億美元的營收損失。

大陸反日浪潮令日系車銷量大減

《日經新聞》報導稱,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和日產汽車削減在華汽車產量的主要原因是,不斷上漲的反日情緒對這些日系車的銷售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據2012年8月份中汽協統計顯示,8月大陸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1.30%。歐、美系品牌銷售大增,德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車表現都很給力,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長。而日系車銷售乘用車共22.69萬輛,銷量同比下降2%,成為唯一負增長的車系。

大陸浪潮的衝擊令很多日系汽車品牌廠家也取消了原定的各種促銷計劃,以避免引發其他的各種負面情緒,戶外活動和宣傳也都全部停止。

浙江在線報導稱,部份日系品牌可能不參加今年的杭州車展。各廠家處在觀望狀態,誰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刻貿然入市進行大規模促銷宣傳。

位於杭州汽車城附近的一家日系車經銷商表示,廠家在9月份已經給他們減少了將近一半的任務。

日企在華合資企業也大受影響

業內預計,停產除了將給日本汽車公司帶來不利之外,對其在華合資夥伴也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涉及廣汽集團、一汽轎車、長安汽車、東風汽車等多家大型汽車企業以及上游眾多零部件供應商。

《中國經營報》報導,廣汽股價重挫,該公司與日本車廠本田和豐田合作,為大陸銷量最大的日系車生產商,利潤來源也絕大依賴日本品牌車種。該公司股價自8月來跌幅超過25%,市值損失高達百億元。

據路透社21日公佈的一項對在華日本企業的調查,有41%的企業認為和中國的領土糾紛影響到他們的企業規劃,還有一些公司準備撤出中國市場,把業務轉移到其他國家。

與此同時,亞洲其他國家已經加大了引進日企的力度。26日,菲律賓工業貿易部副部長潘裡里奧表示,菲正在與15家日本公司聯絡,以最優惠條件邀請他們把工廠從中國遷往菲律賓。

有分析稱,大陸汽車產業很多核心零部件以及高精尖的技術掌握在日本手裡。一旦日資撤離,中國合資汽車廠或面臨嚴重問題。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gaozhitan@gmail.com。

(責任編輯:徐亦揚)

相關新聞
胡錦濤登航母 溫家寶讀賀電 學者:事關18大
又是島爭 中韓蘇巖礁起爭議
美媒︰釣島5種情況將使中日爆發災難性戰爭
台灣大規模保釣 馬英九:堂堂正正護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