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土地」氾濫威脅公眾健康 官方承認「不容樂觀」

人氣 8

【大紀元2013年0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中國「毒土地」問題頻頻暴露在公眾視野下,土壤污染日趨加劇,導致中國糧食產量每年劇減,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慘重。近日,中共國務院辦公廳發佈「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承認中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仍不容樂觀」。財新《新世紀》最新發表的封面文章「土壤不能承受之重」闡述了中國被污染的土地現狀及其帶來的人類健康威脅。

被污染耕地成公眾健康威脅

近日,中共國務院辦公廳發佈文件《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承認中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仍不容樂觀」。文件首次正式提出將對已污染耕地實施分類管理,要求地方政府依法劃定為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

事實上,近十年來中國土壤界專家學者不斷呼籲重視中國存在的大量耕地污染問題。多位土壤學者表示,比中國存在大量被污染的耕地更可怕的是,這些耕地多年來一直在正常生產農產品,本地農民或因不知情、或因不知危害之嚴重、或出於無奈,一直在食用;不僅如此,這些問題農產品還在市場上自由流通,已造成部份人身健康問題,成為公眾潛在的健康威脅,威脅公眾的食品安全。

重金屬污染最嚴重 公眾健康受威脅

財新《新世紀》2013年1月21日發表的封面文章「土壤不能承受之重」,闡述了中國土地污染之重,最為嚴重的是重金屬污染。

土壤污染可分為重金屬污染、農藥污染和有機物污染等多種類型。當前中國,最為嚴重的是重金屬污染,主要污染物為鎘、砷、鉻、鉛等,此類污染半數以上由工業「三廢」排放造成。由於土壤污染數據極不透明,即便是大陸權威的土壤專家,也無法說清全面的情況。

近日,財新記者分赴甘肅白銀、內蒙古包頭、貴州赫章,了解了三種類型的典型土壤污染情況,力圖展現這些被污染的土地現狀及其帶來的健康威脅。

在甘肅白銀污水灌溉區、內蒙古包頭市包鋼尾礦壩污染區、貴州省赫章縣工礦污染區等土壤污染嚴重區域,鎘、鉛等重金屬沿土地、農產品鏈條進入人體,不少當地農民出現莫名疼痛等身體症狀。

科學家的實驗證明,土地中的含鎘量與日本「痛痛病」地區不相上下,有的甚至更重。

據大陸全國污水灌區農業環境質量普查協作組20世紀80年代的調查,中國86%的污灌區水質不符合灌溉要求,重金屬污染面積佔到了污灌總面積的65%,其中以汞和鎘污染最為嚴重。

2006年調查:污染耕地就達1/10以上

大陸環保部門在2006年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土壤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不完全調查,中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另有污水灌溉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佔地和毀田200萬畝,三者合計1.85億畝,對比中國18億畝耕地總數字,污染耕地已達1/10以上。

多家媒體引述知情者的消息稱,環保部上述數據,其實僅是上世紀90年代的數字。眾多研究土壤污染的學者,根據實地調研和研究,認為當前土壤污染數據肯定高於十多年前。

「毒土地」成中國經濟發展不能承受之重

近年來,中國「毒土地」的新聞頻頻暴露在公眾的視野下。2012年6月的《財經》首先揭露中國「毒土地」的存在:在工業結構調整和城市用地結構調整之中,佔據市區優越位置的一些劣勢工業企業易地、搬遷改造,留下大量被嚴重污染的毒地,由於其地理位置往往優越便利,這些地塊幾乎都被開發,許多毒地未經治理,就被「正常使用」。

接著,《經濟參考報》報導,目前,中國土壤污染呈日趨加劇的態勢,防治形勢十分嚴峻。大陸國土資源部統計表明,目前中國耕種土地面積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屬污染。環保部南京環科所研究員單艷紅說,華南部份城市約有一半的耕地遭受鎘、砷、汞等有毒重金屬和石油類有機物污染;長三角有的城市連片的農田受多種重金屬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喪失生產力,成為「毒土」。

更觸目驚心的是,當前,中國土壤污染出現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屬污染由工業向農業轉移、由城區向農村轉移、由地表向地下轉移、由上游向下游轉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鏈轉移的趨勢,逐步積累的污染正在演變成污染事故的頻繁爆發。中國土壤學專家潘根興說,現在中國土壤污染比各國都要嚴重,日益加劇的污染趨勢可能還要持續30年。

「毒土地」已成中國經濟發展不能承受之重。其原因,是各地以追求GDP為核心的政績觀,大量違法排污、超量排污。有媒體記者調研發現,一些地方求「發展」,忽視環境保護,對數據進行隱瞞。

「毒土地」帶來的後果是難以估量的。大陸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陳志群表示,由於農藥、化肥和工業導致的土壤污染,中國糧食每年因此減產100億公斤。環保部門估算,全國每年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

(責任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珠三角土壤污染威脅健康
玉清心:從香煙「重金屬門」看土壤污染
中國3億畝耕地重金屬污染 威脅糧食安全
【新紀元】山河變色 重金屬毒害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