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房價在中南海整風下「越整越高」

人氣 2

【大紀元2013年10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十一黃金週」大陸超10市房價漲幅遠超調控目標,顯示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失敗。正在大搞「整風」運動的中南海,通過官媒發文章稱,急功近利的地方政府是房地產市場調控失敗的最大獲益者。

各地跟風搞「整風」

8月22日薄熙來在濟南庭審翻供後,中共高層公開分裂加劇並向地方蔓延,中共連「表面一團和氣的假團結」也很難維繫,中南海再次發起「整風」運動。

9月23日至25日,習近平「坐鎮」河北省委常委「民主生活會」,掀起在官員之間「揭短」、「亮醜」、「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整風運動。

隨後,中南海下發「通知」,要對整風「貫徹執行不力、發生重大偏差和失誤的班子和個人追究責任。」近日,一些省份紛紛表態跟風。

據陸媒報導,目前,大陸已經有至少17個省份的黨委領導班子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其中包括廣東、北京、安徽、湖北、雲南、陝西、吉林、山西、福建、寧夏、青海、西藏等省區。

據《法制晚報》消息,天津、上海、重慶、江西、山東等5地黨委主要負責人,均稱要「向我看齊、對我開炮」。

此前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幾乎「默不作聲」,五個最重要省市中北京的郭金龍、廣東的胡春華、重慶的孫政才及天津的孫春蘭均表現積極。

房地產調控失敗官媒點名是地方政府的問題

表面上整風運動搞得動靜很大,但地方政府仍在同中南海各搞一套,最明顯的就是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失敗。

「十一黃金週」大陸多地現搶房大戰,超10市房價漲幅超調控目標。

《光明網》發表評論員文章〈 多地房價漲幅超兩位數房價控制目標料泡湯 〉解析大陸「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失敗說明了甚麼」。

該文稱,由北京領跑,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緊跟其後,一些省會二線城市趁機蹚水,把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攪得風起波湧,撼人心弦。一個個熱賣的樓盤,就如同一根根砸在房地產調控政策棺木板上的長釘,把將死未死的調控政策徹底封死在棺木當中。而國家統計機構的相關數據,則不過以更加正式的說法宣告了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失敗。

文章稱,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失敗,還向人們展示了當今房地產既得利益者的強大勢力。這些既得利益者,不完全是逐利的房地產商。這一點,從各地新近「地王」的產生及其實際得利者,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助生「地王」的過程中,一些急功近利的地方政府正是房地產市場「調控—報復性反彈」遊戲的最大獲益者。

9月初,央視推出由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陳偉鴻和財經評論馬光遠、張鴻共同主持的財經節目稱,「地王頻現是地方政府故意為之,有人已開始做空」,把房價失控的責任推給地方政府。

節目中點出上海等三地有土地出讓,其中,上海徐家匯中心地塊的競拍價成為了有史以來全國成交總價排名第二的土地。上海誕生了新地王。

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認為,放出地王的主動權在地方政府手裡。

財經評論員張鴻亦稱,地王其實是地方政府放出來的,地方政府在其中獲益特別大。

江派阻撓越多 王岐山抓人越多

近期,前中共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在中石油的心腹紛紛落馬或被調查,包括原國資委主任蔣潔敏及中石油系統4位實權高管王永春、李華林、冉新權和王道富。周永康心腹的落馬,固然有政治鬥爭的因素,也有王岐山抓人替李克強開道的原因。

據香港《動向》雜誌第337期引述可靠消息來源證實,李克強力推「小政府」的低調思路由於遭受利益集團頑強抵抗,迫使李不得不祭起反腐利器,尤其要拿實際上已經脫離國資委和國務院控制的中石油與中國移動開刀。

該報導稱,儘管李克強未作明面上的發言,指示國務院系統如何反腐,但是由國資委的內部紀委出面處理李華林等中石油體系的三名高管,已向所有國企發出信號:李克強就是關注國務院系統反腐,並在特大案件及窩案上與中紀委協同。

據報,中石油李華林等3人首先接受國資委內部的紀委調查「是王岐山明確助力國務院反腐的重大舉措」。

據港媒報導,周永康在中石油的「勝利系」全線坍塌,就是因為一直十分低調的中共總理李克強推行的經濟改革遭到利益集團的阻撓,才迫使其出頭向周永康在中石油的心腹開刀。

(責任編輯:謝東延)

相關新聞
北京現首例20%個稅房  繳稅28萬被疑逃稅
社科院報告稱中國房價面臨全面失控
大陸房價屢控屢漲 奧運冠軍感歎買不起
房價連漲  北京住建委硬壓房價統計數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