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購房產 新房舊房面面觀

【大紀元2013年10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田青渥太華編譯報導)想買房的人經常會問:究竟應該買新房還是買舊房?生活中重要的決定往往沒有普遍的答案,所以正確的回答應該是:「看情況。」個人和家庭所要優先考慮的問題千差萬別,最佳解決方案來自於權衡好某一特定時間內各種因素的動態變化。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渥太華太陽報》的分析。

市中心地段好 房價最貴

一句最古老、最靠譜的格言是,你買的不是房子而是地段。不幸的是,購買到最喜歡地段的房子並非總能實現,因為市區(綠帶以內)、郊區(綠帶以外)和農村(城市邊界以外)的住宅之間存在極大的價格差異。許多首次購房者願意住在市區,因為這裏靠近學校、有可靠的公交運輸、通勤時間短,還有高大的樹木。

但問題是,由於供需法則的驅動,這些便利設施也抬高了房價,市中心的地段是所有三個選項中最昂貴的。

政府土地政策影響新房價格

綠帶以外或毗鄰綠帶的郊區住宅通常不太貴,而且這種趨勢向遠離市區的方向擴散,越是偏遠的社區,越有便宜的新房。決定新房價格的最有份量的因素就是它所坐落的地塊。本來房屋市場價格取決於供需關係,但目前這種平衡受到了市政府限制土地供應政策的影響。

在過去的10年中,僅限3%的土地用於新房建設的狀況已經改變。只要看一看在過去25年中,新房的各種費用、稅收所佔建房成本的比例已從3%增長到了23 %,你就能明白整個安省的各個市政府是多麼的依賴於新房購買者作為其稅收來源。市政府越是能從新房購買者那裏獲得更多的稅收,就越容易在更大範圍內維持較低的年稅收增長率。

新房更節能 運營成本低

過去10年的另一個重大轉變是新房的資本和運營成本之間的結構變化。以前的消費者對新房本身的價格更為關心,而不太計較長期的運營開支的多少。這種態度已隨著能源價格的上漲而有所改變。在過去幾十年裡,可能需要15 -20年來實現高效節能措施的成本回報,如使用絕緣材料和安裝保溫窗戶等。購房者普遍拒絕使用這些節能措施,因為他們可能只在這所房子住5-7年。能源成本的上升縮短了節能措施投資回收期,現在許多購房者願意支付更高的新房均價,因為這些新房價格中包含了一系列最新的高效節能措施。有些建築商甚至在所有的新建住宅中使用遠遠超出建築規範標準的高效節能元素,根本不讓消費者進行選擇。

總體來說,如果一個想要買房的人並不在意住在市區內,購買一處郊區的新房會在總面積、購買價格和長期運營開支等方面都有非常顯著的優勢。前面提到的土地價值問題決定了較低的房價,更好的技術決定了較低的運營成本。也就是說,越是新建造的郊區住宅,就越比市區的同類住宅更大更便宜,而且運營成本更低。新住宅往往有更高效的強制對流燃氣供暖系統、更新的熱水供應設備、更好的絕緣密封門窗以及更節能的外牆結構,現代構架技術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熱橋效應並提高了絕緣性能。

加拿大城市,以首都渥太華為例,大多數住宅採用天然氣供暖系統,目前我們非常幸運地享有史上最低的天然氣價格。但不會永遠這樣,當能源價格上漲時,無論從短期、中期和長期來看,有著更高效節能結構的房屋將產生低得多的能耗和成本。

(責任編輯:岳東卿)

相關新聞
布碌崙康斗房欺詐案 住戶保住房子
王書君案預定7月29日開審
目擊眾人捉16歲慣犯 社區領袖籲司法改革糾偏
支持紐約州長決定 MTA表決通過無限期推遲堵車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