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DOMBO藝術節表現社會現實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10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畢珍妮紐約報導)以布碌崙DUMBO區(Down Under the Manhattan Bridge Overpass)命名的大型藝術節已舉行了數年。今年的第17屆在三天內(9月27-29日)吸引了20多萬觀眾來這個社區遊覽。今年的遊行中有成年人穿成粉紅色外星人和大塊的霓虹色彩的水果、兒童奇幻屋等等,還有藝術家售賣項鏈、書籍,以及賣哥倫比亞食物的攤檔。

眾多展覽脫穎而出並旨在發人深省。其中一個是由居住在馬利蘭的孟加拉裔美國藝術家、律師和社會活動家Monica Jahan Bose創作的動態行為藝術作品。她採用了色彩明麗的長達200英尺的莎麗裹住自己,上下在Water街舖開,並在莎麗之外展露其趾甲塗成金色的赤腳和腳環上銀色的鈴鐺。

初看之下,Bose的展示與往年DUMBO藝術節上常見的演繹相差無幾,但清楚表現出了女性背負的重擔。莎麗布料上的紅、白、粉色色塊織成繁複的圖案與用孟加拉語書寫的字句交相呼應。她的身體動作線條簡明、乾淨、清晰,沒有奇怪的音樂和語言解釋,卻在無聲中讓觀者感到她的絕望。

Bose的表演是由南亞婦女創意集合(SAWCC)在DUMBO藝術節上推出的7個藝術創作之一。該組織的董事之一Shelly Bahl介紹說,這幾個創作都表現了社會問題。比如Bose所用的莎麗是由居住在一個叫Katakhali的小島上的12名婦女織就,她們都面臨著眾多的挑戰:極度的貧困、不識字、年幼時即被安排婚嫁等。Bose的祖母自己就在僅只7歲時就出嫁了。

Bose在參加表演的3天中每天都在鵝卵石的路面上走到腳底烏黑,然後就在充作表演道具的一個床上休息。Bose表示,她休息用的床代表了能自由地選擇自己所愛的人。她表示,「我一直在哭泣,這是一場非常感人的表演。」

在離展地不遠處的東河上也有一個表現社會現實的信息。在曼哈頓橋南的水面停泊著「忍讓號」,船上懸掛的船帆是由150名紐約兒童的繪畫縫合而成。孩子們用藝術的形式來表示忍讓,但也有些上繪有如「愛」、「忍讓」和「和平」(希伯來語書寫)的字樣。雖然DUMBO節已經結束,「忍讓號」會一直在水面上展覽到10月8日。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