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致青少年腦震蕩頻現 美報告籲嚴肅對待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1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馬穎慧綜合報導)美國一份最新報告發現,近年來,青少年腦震盪案例增多。不僅僅是攻擊性的足球或橄欖球運動,甚至是球場旁的啦啦隊都會導致年輕人發生腦震盪。報告敦促對更多的年輕運動員進行研究,並且建立一個國家系統來檢測年輕運動員發生腦震盪的頻率。

據《今日美國報》報導,附屬於非營利性的美國私人國家科學院(privat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下屬的研究青少年由於體育運動而引發腦震盪的委員會星期三(10月30日),公佈了一份報告,表示雖然目前仍然缺乏年輕人在跨多種體育項目中的腦振蕩發病率的準確數字,但已有數據顯示,與體育運動相關的腦震蕩是一個重大的公共健康問題。

這個針對5-21歲運動員的調查發現,19歲以下的年輕人中,體育運動中發生腦震盪和其它與體育及娛樂相關的創傷性腦損傷的人數從2001年的15萬人次上升至2009年的25萬人次,升幅達66%。其中在男生與女生都進行的體育活動中,例如籃球和足球運動中,女生發生腦震盪的可能性高於男性。

雖然啦啦隊中發生腦震盪的比率相較於其它體育項目仍然較低,但是從1998年至2008年啦啦隊中發生腦震盪的幾率每年以26%的速度增長,是女生在高中與大學中參與的運動中腦震盪增長率較快的一種運動。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外科副教授普洱林(Mayumi Prins)認為導致學生在運動中腦震盪現象增高的部份原因,可能是學生運動的激烈程度。她說:「現在的孩子們開始接受體育方面訓練的時間都比較早,而且他們不是參加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更專注於一種體育活動。同時我們發現女子運動在過去的十年已經發生了改變,其激烈程度增加。」

研究還發現,雖然腦震盪的危害已經被廣泛報導,但是公眾對於腦震盪的損害仍然低估,年輕的運動員發生腦震盪後,往往無法得到早期診斷和合適的治療,因為他們為了不影響正在進行的比賽,他們更容易拒絕治療,或對於發生的身體不適守口如瓶。

普洱林說:「雖然對於腦震盪的新研究已經提高了公眾對於這種疾病的共識,但是我們運動員對於這種疾病的文化和態度並沒有太大改變,他們仍然沒有嚴肅對待腦震盪這種疾病,而認為哪怕出現腦震盪狀態,只要能夠幫助他們的團隊就行,他們會說『我不會去匯報我的頭不舒服,這樣我還可以接著參加比賽。』」

對此,波士頓大學神經學和神經外科臨床教授,波士頓大學慢性創傷性腦病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坎圖(Dr.Robert Cantu)說:「在過去的40年中,我們為上百名年輕人診治過腦震盪,我們發現很多優秀睿智的年輕人的生命足跡由於在參與有組織的運動中受到創傷而被改變,我不是建議他們不要參加體育活動,只是希望提高他們在這方面的認識。」

調查還發現,有證據表明,當前的頭盔設計可以防止腦震盪的發生,而且頭盔可以防止其他傷害,例如頭顱骨折的危險。

而頭盔的牙套和面罩對於減少腦震盪的作用不大,但可以防止運動員的眼睛,臉,嘴和牙齒受傷,所以專家仍提倡佩戴頭盔。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體育運動夏令營 --- 網球愛好者的樂園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ALS)可能与體育運動有關
體育運動可延緩動脈硬化形成
蒙古通過第一部體育運動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